158天的产假结束,新手妈妈要上班了,宝宝谁来带呢?这个现实问题让许多年轻的双职工夫妻备感困扰。据悉,江苏因地制宜探索多元化托育服务发展模式。多地托育园在为2—3岁幼儿提供托育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尝试开设“乳儿班”,让1岁以内的宝宝也能得到专业托管,帮助家长安心返岗。


满月即可入托,新手爸妈告别后顾之忧

“这小半年,宝宝在托育中心学会了爬行,现在已经能自己站起来了。”家住南京大厂的王宇有一个可爱的宝宝肉肉(化名)。肉肉出生于2024年6月,5个月大时被送入贝想婴幼成长中心明发园。王宇坦言,双职工家庭确实无奈:夫妻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家中老人因慢性病缠身无力帮忙。“宝宝出生前我就开始寻找托育中心,妻子产假结束后需要返岗,我们便将孩子送托。”他表示,托育体验超出预期。机构通过小程序向家长同步宝宝喝奶、睡眠和课程活动的详细记录,家长还可随时查看监控了解宝宝状态,安全感十足。

南京市婴幼儿早期发展行业协会副会长、南京贝想托育负责人李季凤介绍,机构按年龄将宝宝分为乳儿班(1岁以内)、托小班和托大班。目前园内2岁以下婴幼儿占比超40%。针对家长工作时间与送托时段冲突等实际需求,机构推出“无忧套餐”服务,涵盖早7点至晚9点的超长时段托管、晨间洗漱、三餐供应等可选项目,广受家长欢迎。

“4月6日将迎来一名仅54天大的新生儿入托。”李季凤表示,满月即可入托的模式彻底解决了新手父母的后顾之忧。

政府政策支持,为托育机构减负增效

自2020年起,江苏持续将普惠托育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各地通过财政补贴、购买服务、场地支持、租金减免、税费优惠等举措助力普惠托育发展。以南京为例,开设乳儿班的托育机构可获得专项建设补贴,不同年龄段托位还可享受每年最高3000元/位的运营补助。真金白银的扶持政策增强了托育机构服务低龄婴幼儿的信心,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部分社区嵌入式托育机构由街道政府提供免费场地,大幅降低运营成本。家住浦口区泰山街道大华社区的宋奶奶每天将2岁孙子送到家门口的南京咿呀优大华育儿园,该园设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内。宋奶奶说:“来回只需10分钟,特别方便。”对机构而言,免除房租的压力使其更专注于服务质量。

泰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窦永远介绍,街道常住人口50.8万,0—3岁婴幼儿5765人。现有24家照护服务机构提供1276个托位,其中普惠托位550个。近年来,江北新区不断完善托育政策,街道通过提供免费场地、联动优质机构等方式,持续推进社区“嵌入式”托育点建设。

托育机构成招商加分项,营商环境更暖心

办好托育机构,不仅能为小家庭减轻负担,更能成为当地招揽人才、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南京建邺区常住人口54.85万人,实际服务人口88.83万人,是南京市人口结构最年轻的城区。2022年5月,建邺区率先建成全市首家面向产业园区的公建公办托育园——高新区研发总部园托育园,为普惠公平、安全可靠的高质量托育服务体系探索路径、积累经验。“建功立邺 带娃莫愁”和“你在楼上上班,我在楼下带娃”等服务模式的落地,成为建邺区宜居宜业、优化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黄女士坦言,曾有南京建邺区和外市两家企业向她发出入职邀请。“我考察过多地托育机构,最终被建邺区公建公办的西城·晨星托育CBD分园打动。”标准化园区建设、保教课程、婴幼儿餐食、医育结合、人才培养及智慧托育信息系统六大体系,让她毫不犹豫地选择落户建邺。托育园为黄女士的宝宝建立“一人一档”健康档案,通过跟踪评估指导家长以膳食营养和运动管理促进孩子成长。产业园区内的托育服务更让她实现“楼上上班、楼下带娃”的便捷生活。更难得的是,这类优质普惠托育园收费低于市场均价四成以上。


医育融合,全省多元办托

除南京外,苏州、宿迁等地也在探索多元化托育模式。“娃放在这里由专业人员带,省心又比请阿姨便宜!”在苏州市姑苏区吴门街道悦龄健康综合服务中心内的合禾托育中心,市民刘女士正通过大屏幕观察宝宝。她回忆,产后发现育婴师费用高于工资,曾想辞职带娃。作为全国首个“养老+托育+卫生”一站式综合服务机构,悦龄健康综合服务中心2021年建成,其托育板块由政府投资、国企运营。“毗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家长更安心。”合禾园务主管贾奎红介绍,0—3岁幼儿需定期体检,以往家长需请假带孩子去医院,如今托育员可陪孩子在园内完成体检,“既省时间又省钱。”

在宿迁,宿城区卫生健康局牵头、江苏云朵托育中心承办、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协办的医育融合托育园已运营一年。该园位于市第一人民医院东门南侧,依托医院儿童保健资源组建专业团队,每班配备保育师和幼教老师,实现医护级保育标准。

2020年至今,江苏累计新增普惠托育机构551家、示范性托育机构130家,逐步形成多元托育服务体系:推动社区办托,政府提供免费场地或减免租金,培育南通立宝托育等“1+N”社区嵌入式机构;推动单位办托,如常州市恒立液压公司、南京建邺区研发总部园为职工提供免费或优惠托育服务;推动幼儿园办托,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利用空余学位增加普惠供给。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刘峻 图片由省卫生健康委提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