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多位网友人民日报记者留言反馈,说自己在多家电商平台买的预包装的羊肉和牛肉存在问题,买回去煮了以后口感有很大的问题,怀疑商家卖的不是新鲜包装的肉,但因为自己不知道怎么检测,不确定是不是有问题,于是求助人民日报的记者帮忙确认。



为了弄清楚事情是不是取网友所说,于是人民日报的记者从几个电商平台不同的商家买了总共12份分别是羊肉和牛肉。从外包装来看,这12份羊肉和牛肉的包装各有不同,有的标注内“原切肉”(新鲜的现切肉),有的只是简单标注为羊肉和牛肉,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没有标志任何的食品添加剂成分。也确实如网友所说,单单从包装无法分别出这些预包装的羊肉和牛肉有没有问题,毕竟网友也是买回去煮了以后才发现口感有很大的问题。



于是,带着疑问,记者把这12份从不同商家买回来的羊肉和牛肉,送到了上海一家行业权威的专业食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经过15天的等待,最终有了结果。12份预包装肉竟然有7份被检测出来含有食品添加剂成分,其中还有两种超过了国家的标准。而被检测出来的焦磷酸盐,焦磷酸钠,等成分都是长期吃了对人的身体有害的物质。



但需要特此说明的是按照我们国家相关的食品安全规定,对于原切肉的要求是不能含有任何的食品添加剂,而商家之所以添加这些添加剂,目的就是为了改善食品的新鲜度,但实则上原切肉就是要讲究新鲜,添加剂太多,就肯定会影响到口感,这也进一步验证了之前购买过这些羊肉和牛肉的说法。在发现问题以后,记者以顾客的身份询问购买平台的客户,他们有的反馈会加强商家产品的质量的监督,有的表示需要记者提供相关的详细证明,有的表示可以联系商家做退款处理,总之各自处理的方法都有不同。



大家觉得不妥的是,明明这些羊肉和牛肉就是被商家添加了食品添加剂,而是长期吃对人体有害的,为什么这些产品还可以出现在电商平台上面,公然被售卖呢,这里面的食品监督机构有没有去市场的检验和监督呢,这里面有一个大大的问号。12种不同的羊肉和牛肉,竟然就有种被检测出有问题,这样的比例真的是高的离谱啊。从另外5种肉检测出没有食品添加剂的情况来看,其实合格的标准其实是可以做到的,但有些平台和商家明显就没有做到啊!



前一段时间,有媒体报道我们现在的食品合格率高达99%以上,也有提到检测的是大家米油酱醋茶,但这些含有食品剂的羊肉和牛肉又是怎么流通到市场上呢,这些厂家在电商平台公开售卖这些有也问题的肉,是不是要追究和查清楚到底是什么问题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