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在举办的“春夏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和健康提示”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国流感的流行强度持续下降,4月份将回落至非流行季水平;但根据既往的监测结果,南方部分省份可能还会出现夏季流感流行季。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流感在全球每年可导致300万至500万的重症和29万至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今年初,曾有名人因流感导致肺炎而离世,在社交媒体中,引发过强烈关注。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蒋荣猛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流感病毒会破坏呼吸道屏障,可能会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如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重症肺炎,这就是所谓的“流感搭台,细菌唱戏”。同时流感还会削弱免疫防御,使肺炎有机会快速进展至多器官衰竭。
而细菌感染引发的肺炎,目前需引起重视。
中国疾控中心呼吸道感染监测资料表明,2009年至2019年在引起肺炎的9种细菌中,肺炎球菌、肺炎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金葡和肺炎克雷伯菌位居前五。肺炎球菌性疾病是我国细菌性感染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可导致侵袭性疾病(如菌血症性肺炎、败血症和脑膜炎等)和非侵袭性疾病(如肺炎、中耳炎和鼻窦炎等)等多种感染。
老年人属于细菌感染的高危群体之一。“老年人罹患感染性疾病十分常见,其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并发症多,且治疗效果欠佳,严重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还可能造成原有慢性病急性加重(其中78%以上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病),出现临床不良健康结局甚至增加死亡风险,增加医疗资源消耗。”蒋荣猛说,肺炎球菌性疾病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肺炎球菌性疾病的临床治疗用药以抗生素为主,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导致肺炎球菌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另外,肺炎球菌本身的遗传变异也增加了耐药性。
接种疫苗是预防感染性疾病最经济的手段。无论是流感,还是肺炎球菌,都有疫苗可以使用。但当下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提高相关疫苗接种率。
多年来,我国全人群流感疫苗的接种率维持在个位数水平。
由北京大学开展的一项涉及10个省份的研究显示,65岁以下慢性病患者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SV23)的接种率为3.29%,无慢性病的成年人患者接种率为6.69%,65岁及以上慢性病患者接种率为8.87%。
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梁晓峰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肺炎球菌疫苗接种率比较高的国家或地区,肺炎球菌导致的细菌性肺炎占比已经从首位下降到第二甚至第三位置了。我国当前无论是流感疫苗还是肺炎球菌疫苗接种率都不理想,尤其是在老年群体中,有些地区即使免费接种了,但响应率依旧不高。如何提高相关疫苗接种率,目前仍需要研究,在可及性以及服务方面还要再下功夫。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成人肺炎球菌免疫预防主要依赖多糖疫苗。我国获批的肺炎球菌疫苗中,仅有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可用于老年人接种。
梁晓峰表示,多糖疫苗对成人全因肺炎或肺炎球菌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有限,尤其在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免疫功能低下等高风险人群中,免疫原性不足,实际保护效果尚未形成广泛共识。相比之下,多糖结合疫苗对儿童已展现出更优效能,例如它能显著降低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发生率。如果这种疫苗能够尽快引入我国,可以为全人群特别是老年人构建更完善的免疫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