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张静姝)日前,北京市海淀区育英小学的教室里,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万寿路派出所民警刘振权变身“老师”,“同学们看这张聊天记录——小朋友能给陌生人发身份证号吗?这种自拍照呢?遇到此类情况该怎么办?”“立刻拉黑。还要告诉爸爸妈妈。”三十多双小手齐刷刷举起来。刘振权竖起大拇指,“完全正确,网络世界遇到奇怪的人,要记住三件事——立刻警惕、勇敢说不、告诉家长。”

这堂安全教育课,是海淀公安“警学联盟·向阳童行”的生动剪影。自2024年春季启动以来,海淀分局78名民警与120余名海淀顶尖高校学子组成的“跨界天团”,已为全区中小幼学校送上200余场“思政安全大餐”,覆盖师生超10万人次。

78名民警宣讲员都是经过海淀公安分局统一培训后精心选拔的,120余名高校志愿者也是跨学科组队,“我们用学生们听得懂、记得住、用得着的‘身边事’讲‘硬道理’。”海淀分局高校内保支队中队长王希说。

另外,海淀公安分局整合高校资源,研发“6+1+X”课程体系,六大核心主题覆盖成长关键领域,特色警务技能展示点燃学习热情,30余项特色课程满足差异化需求。针对不同学段设计专属教案,实现“幼儿园重感知、小学重体验、中学重思辨”的精准施教。


78名民警与120余名海淀顶尖高校学子已为全区中小幼学校送上200余场安全教育课。 图源:海淀公安

高校志愿者李悦的创意课堂上,《未成年人保护法》被改编成西游故事,用孙悟空的经历讲解校园欺凌应对策略,让法律知识变得妙趣横生。这群平均年龄21岁的高校志愿者,还把反诈知识改编成Rap歌词,“刷单返利别心动,客服退款是黑洞,AI换脸你别懵,转账之前要三思。”配合着炫酷的动作,连巡查的教导主任都忍不住跟着节奏点头。

目前,“警学联盟·向阳童行”思政课已实现全区中小学全覆盖,建立“宣讲——反馈——改进”动态优化体系,78名民警宣讲员通过模拟法庭、逃生演练等12种实践形式,让安全防护从知识记忆转化为行为能力,更从校园宣传逐步转向家庭宣传。

人大附中德育主任张勇说,有的家长告诉学校老师,孩子会主动检查爷爷奶奶手机,卸载可疑软件,还教家人怎么识别诈骗。200余场宣讲活动、10万余人次参与的背后,是安全防护网的持续织密。

现如今,海淀公安正以“警学联盟”为支点,撬动大思政课建设创新。从一名学生到整个家庭,从一堂课到整个学生时代,从知法懂法到守法崇法,安全教育不仅是学生的保护盾,更是培育时代新人的精神沃土。

编辑 刘倩

校对 赵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