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拥挤的地铁里,因为排队上车等原因,难免会发生一些小矛盾、小摩擦。遇到这种情况,有的人会冷静对待,巧妙化解,但也有乘客可能因为平时性格比较火爆,或者当时心情非常不好,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甚至大打出手,一点小事最后演变到无法挽回的局面。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来降低这类案件的发生呢?我们跟随法治在线的记者到广东深圳,了解一下当地警方正在实行的“敬告式执法”。


早八点,深圳地铁岗厦北站迎来一天的早高峰,随着一趟列车缓缓驶入站台,拥挤的人群开始有序地向车门移动。而就在此时,两名准备上车的乘客突然吵了起来。

回看画面,两人在排队的过程中确实已经起了争执,车门打开的瞬间,穿黄衣服的乘客准备越过王先生往前挤,却被王先生用肩膀扛了回去。两人对视了一秒,穿黄衣服的乘客没有说话直接挤到了前边,王先生下意识做了一个让他事后有些后怕的动作。

冲突升级 插队乘客被拽倒在地

穿黄衣服的乘客直接被王先生拽倒在地,缓了几秒这才站了起来。画面显示,幸亏这名乘客当时比较克制,站起来后没有直接还手,而且附近的工作人员和执勤民警也迅速赶到了现场,避免了一场冲突的继续升级。


当事人 王先生:当场就制止就没有再进行到下一步更恶劣的一个结果,控制住了我们两个人的情绪,然后就把我们带到了警务室来解决这个事情。

在前往警务室的路上,慢慢冷静下来的王先生开始有些懊悔,思忖着自己刚才那个动作可能带来的后果。


当事人 王先生:我也没有主观意义上想去攻击他或者是殴打他。但是我觉得这都是借口,毕竟我有动手的动作,我拉了他坐到地下,那幸亏是他坐到了地下,假设它挤到了地铁跟轨道之间,或者是有一个更恶劣的,比如摔到了尾椎骨,或者胳膊哪里折到或者怎么样,我觉得我面临的后果是更大。

目前,深圳有18条地铁钱,每天的客流量都近千万人次,日均客运强度1.37万人次/公里,连续15个月居全国首位。在如此高强度的客流之下,乘客之间的各种小矛盾,不可避免时有发生。

警方认定 属于无主观恶性的轻微违法行为

那么,对于王先生这样的行为,执法机关会如何处理呢?现场执勤民警裴军经过调查后认定,双方的拉扯没有造成实际伤害,也没有在地铁站台内产生严重后果,属于无主观恶性的轻微违法行为。


民警 裴军:他们这个情节比较轻微,大家都是为了上班排队,可能就是一时冲动,引发一些动作。

对于像王先生这样尚未达到犯罪行为的当事人,公安机关虽然不需要进行处罚,但如果只是简单口头教育,很难避免下次还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深圳市公安局轨道分局局长 刘凤飞:如果是有人及时地给当事人讲清楚这种行为可能引发的法律后果,那么大多数当事人会冷静下来,会自行纠正自己的错误言行。我们的敬告执法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把当事人的一些言行,在法律层面内可能引发的一些法律风险,我们给他指出来,从而让当事人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言行,给自己一个机会,免得自己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这样就能提升我们制止违法苗头的能力。

发放法律风险敬告书 现场普法


根据违法情节不同,深圳轨道公安的《法律风险敬告书》一共分了五类,由民警根据实际情况,对当事人进行当场宣读,现场普法。

经过现场普法和调解,平复情绪的两名乘客选择握手言和,王先生赔偿了对方1800元,两人继续乘坐地铁上班。面对民警不予处罚,而是发放法律风险敬告书的决定,王先生也大大松了一口气。


当事人 王先生:一旦进行处罚的话,可能就会面临比较严重的结果,我觉得罚款都是次要的,有可能会被拘留或者是被记录档案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

民警通过对地铁内尚未达到犯罪行为的当事人发放《法律风险敬告书》进行敬告提醒、普法宣传,目的是能够提前化解违法风险、降低发案。


深圳市公安局轨道交通分局局长 刘凤飞:我们公安机关在法律裁量范围内,坚持的是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从苗头上预防和制止社会矛盾的升级和激化。

发放上百万份法律风险敬告书 效果如何?

据了解,2024年深圳轨道公安民警,利用各种执法和普法的机会,一共发放了100多万份这样的法律风险敬告书,那么这样的执法方式到底有没有实际效果呢?我们再来看一起案件。

醉酒男子扶梯上摔倒 致身后乘客受伤


这是2024年12月5日晚上9点多,深圳科学馆1号线地铁站内,一个上行扶梯上发生的一幕。一名醉酒乘客因身体不协调摔倒,压到后面乘客的脚,导致这名乘客在扶梯上摔倒受伤。


由于这名男子醉酒严重,不配合民警工作,并且还一直在地铁站内叫嚷,民警在取证之后,通知了他的家属前来领人,等待这名男子酒醒后再进行处理。


民警 赵璟雄:当时分为两方面的考虑,第一是经过我们的初步调查发现,除了这场意外造成的这名女子的人身伤害之外,他没有造成其他的危害后果,因为当时地铁站里面人不多,也没有造成扰乱公共秩序的这么一个危害后果,同时又因为他处于这种醉酒状态,我们没有办法双方达成协商,所以在联系到他的家属之后,由家属将其劝离,让他回到家里,等到酒醒之后再做进一步的处理。

酒醒后得知自己荒唐行为 深觉后怕

这名醉酒的男子姓唐,今年已经60多岁,当天晚上和多年未见的老朋友聚会,没想到一高兴喝多了。第二天一早,唐先生酒醒后来到了警务室,这才知道自己昨天晚上不仅大闹地铁站,而且还造成了另一名乘客身上多处挫伤,腰部扭伤,腰椎骨折。

之后民警带领双方一同观看了事发视频。在观看视频后,唐先生意识到了自己的过激行为,不停地向对方赔礼道歉。


唐某:影响是非常不好的,因为那地方人也比较多,我恍恍惚惚看到围着很多人,在我来深圳四十几年,我最印象最深的也是永远要记住一件事情,我们有60多岁要珍惜生命,如果是受到治安处罚,那么对我的家人,对我两个小孩这个都是一个污点,对自己不负责,对家人不负责,孙子孙女的一看爷爷抓起坐过牢。

由于担心不知道自己到底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此时的唐先生表现得十分忐忑。


民警 赵璟雄:他确实可能已经涉嫌寻衅滋事了,但是考虑到他第二天有积极处理这个事情的想法,愿意积极对意外的受害方进行赔偿,同时本身没有造成严重的危害后果,他对对方主动赔偿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等全部费用8000元整,双方达成了一致。

随后,民警给唐先生开具了法律风险敬告书,并进行了现场宣读。

在完成整个执法程序后,民警将这份法律风险敬告书交给了唐先生。为了让自己以后长个记性不再犯这样的蠢事,唐先生还专门对这份法律风险敬告书拍照存到了手机相册里。


唐某:有时候我来翻一翻,我手机上还拍着有(法律风险敬告书),轨道交通的警察他们处理比较人性化,我一定要告诫我所有的朋友,以后喝酒还是要克制一点,酒不能喝得太多,惹事不划算,惹事你要负责任的,你是要付出代价的。

警方介绍,对于唐先生这类无主观恶意的轻微违法行为,如果民警一味使用传统的执法模式进行处罚,虽然能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但也容易引发当事人的抵触情绪,甚至激化矛盾。


民警 赵璟雄:我们也已经在当天进行了背景调查,他之前没有任何违法记录,属于初次这种极其轻微的违法行为,像本次事件之中,尽管有一名女士受伤,但是这是因为这名醉酒男子自己步履蹒跚不幸摔倒之后把她带倒了,产生了意外伤害,我们不能认为这是属于他醉酒之后的违法行为。如果说再换一种场景,比如说一名醉酒男子,醉酒之后挥手将其他人打了或者打伤了,那么我们为了维护当事人的权益,肯定会对这名醉酒男子依法予以处罚。

对于一线民警来说,发放《法律风险敬告书》是一种从执法者到普法者的转变,以前民警更多是处罚违法行为,现在则更注重教育和引导。


2025年2月11日18点24分左右,在深圳五和地铁站10号线站台,因为晚高峰人多拥挤,一名女乘客被男乘客挤到肩膀并产生口角,导致双方情绪激动,进而发生推搡行为,执勤警力发现后,立即将他们带回了警务室。

民警通过敬告式执法和释法说理,让当事双方冷静下来,握手言和。

民警:都有情绪不稳定的时候,上了一天班可能大家情绪上容易一点就着,刚才跟二位都沟通好了,这样的话咱们对自己的过错行为给对方道个歉,男同志主动说。


深圳市公安局轨道交通分局局长 刘凤飞:民警借助敬告式执法,更能够提升执法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市民群众也能了解可能的违法风险,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民警的执法行为。

据统计,自2024年1月份以来,99.7%被采取“敬告式执法”的人员至今没有再违法犯罪的记录。在深圳地铁日均客流同比上升14.7%的情况下,深圳地铁内刑事治安、打架斗殴警情分别同比下降30.5%和41%。

(央视新闻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