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帖,威胁若欧盟与加拿大联手损害美国经济,将对二者征收远超目前计划的大规模关税 。特朗普这一言论,让本就复杂的国际经济局势愈发紧张。与此同时,德国媒体的一些观点也引发广泛关注,其中有关中国在世界影响力的看法,更是揭示了欧盟在认知上的重大盲点。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此前宣布对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欧盟和加拿大作为美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对此反应强烈。加拿大总理卡尼直言该关税措施是对加拿大工人的“直接攻击”,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对此表示遗憾,称这一关税对美国和欧盟的企业及消费者都不利。如今特朗普再度以加征关税相威胁,进一步加剧了美国与盟友间的紧张关系。

在这一系列贸易争端背后,美国自身经济也面临着严峻挑战。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26日发出警告,如果国会无法及时提高债务上限或暂停债务上限生效,美国联邦政府最早将在8月面临没有足够资金按时支付所有账单的情况,极有可能发生债务违约。2023年6月3日,国会将债务上限暂停生效直至2025年1月1日,之后恢复并调整为36.1万亿美元。而如今美国国债已超过36.2万亿美元,财政部虽采取“非常规措施”维持运转,但如果债务上限问题得不到解决,政府借款能力可能在8月或9月耗尽。



特朗普(资料图)

德国媒体对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多有批评。德国《经济周刊》曾刊登文章认为,美国政府指望通过加征关税来平衡贸易逆差,这在经济上行不通。美国新一届政府延续了此前的保护主义做法,在对墨西哥和加拿大产品加征关税后,又考虑对欧洲的汽车和药品下手,还威胁征收“对等关税”。美国政府以为关税是“最锐利武器”,但事实并非如此。德国慕尼黑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莉桑德拉·弗拉赫指出,相信可以用关税来持续减少贸易逆差是天真的,而且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导致其经历新的通胀冲击,伤及自身经济。

与此同时,德媒关注到中国在全球影响力的显著提升,而这一点恰恰是欧盟长期忽视的。德国《国际政治》2025年春季号文章指出,早在2000年,当西方尤其是欧洲普遍对非洲持悲观态度时,中国主办了首届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为日后在非洲乃至“全球南方”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发展奠定了基础。多年来,中国在世界多地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成为120多个国家的头号贸易伙伴。在获取关键原材料方面,中国占据主导地位,对欧盟工业基础和经济增长产生深刻影响。中国还是全球最大出口国、造船国以及战略和新兴技术领军者,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主导,这使得欧盟在经济和政治方面更容易受到来自中国的影响。

不仅如此,中国在“金砖+”和东盟国家的出口不断加大,已从单纯的低附加值工业供应商转变为向“全球南方”提供高科技和绿色能源产品的国家。中国企业凭借持续提供低价产品的能力,逐渐将欧洲竞争者挤出部分市场,巩固了自身在全球贸易中的中心地位。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中国通过对贸易路线、港口、供应链和新兴技术的影响力,改变了游戏规则。从深化在联合国的影响力,到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谈判,再到推动“金砖”和上合组织扩张,中国的国际政治影响力和软实力投射不断增强。



特朗普(资料图)

反观欧盟,长期以来未能预见到中国在这些地区取得的巨大成就。或许是因为欧盟过于关注经济收益,同时被内部紧迫问题缠身,又或许是盲目相信自身经济和治理模式的吸引力。如今为改善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关系,布鲁塞尔虽开始重新构建关系,但因始终考虑与中国竞争,被“全球南方”国家视为被动接触,并非真正关心这些国家的发展。在很多领域,欧盟正逐渐落后于中国,中国的存在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战略灵活性,这些国家通过与中国扩大关系,增强了自主能力和博弈空间。

特朗普的贸易政策不仅让美国与盟友关系紧张,也使美国经济面临风险。而欧盟在忽视中国影响力增长的情况下,在国际经济和政治舞台上面临诸多挑战。面对如今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变化,欧盟需要重新思考与众多国家的关系,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与中国合作或许才是符合欧盟利益的选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