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北夫妻在江苏淮安投资200万开烧烤店却“血本无归”的事件持续发酵。

投资200万来淮安开烧烤店,本来就是看中的淮安市的招商引资政策,但是没有想到开个餐饮店,竟然隔三差五就在营业高峰期断电,怀疑是因为房东刁难故意断闸。

做过餐饮的老板都知道,电力供应都保障不了,这店还能开下去吗?



所以东北烧烤夫妻在网上含泪控诉此事,声称自己三个月赔了200万。这件事迅速在网上引起了热议,如果淮安市的民风是这样,那谁还敢来这里投资创业呢?



事关营商环境,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相当重视。3月30日,淮安市清江浦区市场监管局淮海分局在自己的官方号发布了事件通报。



通报中指出,经调查涉事烧烤店营业期间停电是因用电设备超负荷运行导致跳闸,并非房东故意刁难。通报还提到,商户离开前已与商管公司达成协议,退还押金4万元及预缴电费3650元。



官方通报一出,舆论又开始反转。不让网友尤其是淮安当地的网友对东北夫妻群起而攻之,认为他们为了流量污蔑淮安,给淮安造成了不良影响。

不知道是不服气还是委屈,总之东北夫妻在3月31日又开了直播回应此事。



东北夫妇在直播中强硬回应,称从未有相关部门联系他们核实情况,质疑官方通报的真实性:“我们没接到任何调查电话,怎么出的结果?”。



更引发争议的是,该通报发布时间为周末晚间(3月30日),难道有关部门这么敬业,周末不休息加班来处理此事。

而且未加盖公章,网友直指其“缺乏公信力”。有法律人士分析,官方文件通常需正式流程,无公章声明或存在程序瑕疵。



东北夫妻还公布了一段录音,录音内容是发布声明前的一个晚上,大约11点的样子,有关部门姿态“低下”地恳求她将此事的影响降至最低。但是在最后对方把电话挂掉,不了了之。

有网友表示听淮安方面的语气就知道谁对谁错了。



当然也有网友提出不同意见,他们认为有关部门为了大事化小平息舆论才会把姿态放低,并不是因为觉得自己无理。

反而东北夫妻没事就录音的习惯挺让人诟病的。

东北夫妻在直播里诉苦,“不说话不行,说了又说我说的不对,我连夜走了,就说我连夜逃了!我说再见淮安,再也不见我就是地域黑。”反正她是觉得自己怎么说都是错,现在是全身长满嘴都说不清。



事件多次反转令公众困惑。部分网友支持官方结论,认为商户用电设计不合理是主因。据装修人员透露,该店灯箱等设备功率过高,远超电路负荷。

所谓的200万投资大部分是加盟费,东北夫妻就是生意不好不想干了所以找房东退押金。而且这么清楚互联网的套路,从第一天营业就开始直播,怎么可能会吃亏。



但是也有支持东北夫妻的网友表示淮安市监局的声明有问题。一个烧烤店规模也不算很大,怎么可能会经常性地电力负荷。

而且这个声明太武断,如果是电力负荷是不是应该由电力部门出示相关数据呢?

更有甚者,通过居委会的说辞,了解到该商铺三年内四度易主均因电力问题,房东合同条款被指“霸王条约”,如违约日罚400元、限制经营调整等,可能存在“钓鱼出租”嫌疑。



一方面东北夫妇返乡后持续直播,账号粉丝激增,也被网友指出“利用舆论博同情”。网友发现,其此前视频已清空,且未公开200万投资明细,加盟费、装修成本等数据真实性存疑。



另一方面,淮安当地网友担忧事件演变为“地域黑”,呼吁理性看待:“营商环境不该被个案‘一棒打死’!”。

反正这事发展到现在,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彻底陷入“罗生门”了

这个事件核心争议就是双方都在发声,就是没有一个人甩直接证据!

若官方通报属实,商户需承担用电规划不当的责任;若确实是房东未履行维修义务,且停电频发直接导致客源流失,那双方都有疏忽。

因为业商铺电路容量通常由物业或房东保障,但是租户装修前应明确标准。



淮安烧烤店事件折射出小微企业创业的艰辛与网络舆论的双刃剑效应。官方结论虽已公布,但程序瑕疵与当事人质疑让真相仍显模糊。

目前,不妨让子弹多飞一会,事件最终走向仍需持续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