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3月31日消息(记者 张野 通讯员 符桃心)3月27日,在万宁茶山呀诺呀研学营地内的海南万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稻虾共养基地,迎来了今年第一茬小龙虾丰收。这是后安镇利用闲置土地资源,开展“虾稻共作”生态农业模式上的新尝试。
当天一大早,工人们就忙活开了,下笼、收虾、分拣、装箱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只只颜色鲜亮、活蹦乱跳的小龙虾被分装成箱,准备发往海口、长沙、湖南、湖北、江苏等地。
新鲜上岸的下龙虾。符桃心 摄
“这批虾养得不错,中等的能卖30块一斤,大个的40多,最大的‘炮头虾'能卖到70多。”海南万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孔祥军边查看虾的品质边说,得益于反季节上市的优势,这批小龙虾在价格上占足了“时间差”的红利。
说起“虾稻共作”的新模式,孔祥军打开了话匣子,“冬天养虾,三、四月收完就种高秆水稻,水稻田里还能接着养罗氏沼虾,虾粪肥田,稻株为虾提供荫蔽,实现土地全年高效利用。”孔祥军说,海南独特的气候条件为反季节养殖提供了天然优势。“别人没有虾的时候我们能有,价格自然上得去。”
新鲜上岸的下龙虾。符桃心 摄
据了解,海南万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稻虾共养基地目前养虾面积达162亩,亩产值最低可达6000元,相较传统单一种植水稻模式,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真正做到了“一田双收”。
“这次养虾的成功让我们更有信心,只要农户愿意参与,我们可以提供技术指导,带动更多老百姓转变传统种植模式,通过‘稻虾共养’实现增收致富。”孔祥军说。
下一步,后安镇将持续探索“虾稻共作”生态农业模式,通过规模化推广种植面积,力争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开辟一条高效益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