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岳人物评传系列08:王善

文:王玄陵,号抱一



我们聊一聊金刀王善,王善是《说岳》中第一个出场的反派BOSS,他在太行山拉起一支五万人的反政府武装,一直在觊觎汴京城中的皇帝宝座,王善本人善使一柄金背砍山刀,所以又被称为“金刀”王善。

王善这个人历史上是有的,他是宗泽招抚的河东大盗之一,鼎盛的时候据说有七十多万人马,宗泽死后又变成了流寇。

当然了,我们要说的不是历史上的王善,而是小说《说岳全传》中的金刀王善。

王善在《说岳》中只是个边缘角色,第十一回出场,到第十四回就已经死掉了,人物形象并不饱满,但这个人身上却颇有值得玩味的地方。

首先,他是《说岳》中第一个想当皇帝的反贼,而且他为此制定了周密可行的计划。如果不是半路杀出了个岳飞,他的计划大概率上就已经成功了,汴京也早就已经易主。



王善是个颇有大局观的人,《说岳》中想当皇帝的人有不少,但大多数人也就是过过嘴瘾,只有两个人是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待和解决问题,一个是洞庭湖的杨幺,另一个就是太行山的金刀王善。

王善这个人很聪明,也具备一个领袖人物该有的基本素质,他爱惜人才,也挺会用人,手下的左右军师邓武、田奇都是足智多谋。

王善野心很大,但却行事稳重,他盘踞在太行山多年,就在大宋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大宋朝廷拿他没办法。然而,因为宋朝尚有宗泽这样的忠臣良将,深为王善所忌惮,所以他也从来没有轻举妄动,只是在太行山默默经营、寻找机会。

王善就像一个眼光毒辣的猎人,在一件不是机会的事件中找到了机会。

朝廷举办三年一度的武举考试,全国应举考试的举子有数千人,按制将会选出三百六十位武举进士,中举后会被安排到军队系统的各个位置中去,成为注入大宋军队中的新鲜血液。



与此同时,面对如此重大的朝廷盛典,地处滇南南宁州的小梁王柴桂,千里迢迢从云南赶往汴京为皇帝朝贺。

按理来说,这两件事儿和王善没什么关系,但是王善却采用了军师田奇的建议,把这两件事情拧到了一起,变成了楔入大宋朝廷心脏的一根致命的钉子。

整个计划的逻辑大概是这样的:

小梁王柴桂是后周世宗柴荣的后裔,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窃取了柴氏的江山,虽然宋朝对柴氏后裔多有优待,可稍有野心的柴氏子孙对此终究有些愤愤难平。

小梁王柴桂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弟,好面子、喜欢别人奉承,做事不计后果,又缺乏主见。

于是,王善就迎合了柴桂的这种心理,假意奉他为尊,劝他暗中造反,夺回属于柴氏的后周江山。

柴桂本来没什么长远的志向,更没有造反的野心,可是在王善一伙的撺弄和奉承之下,欣然接受了他们的建议,高高兴兴的成为了王善利用的工具。



按照王善的计划, 第一步就是让柴桂夺取武状元,因为柴桂虽然是藩王,但是他身处云南偏远地区,远离大宋朝的权力核心,根本没有机会参与到上层的权力交锋中去。

而以柴桂的地位和财富,在奸臣当道的大宋朝,想要通过贿赂得一个武状元头衔,可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成为武状元至少有三个好处:第一,可以掌握权力,跨入大宋权力核心的门槛;第二,可以借机笼络大臣亲贵,收买贿赂奸臣也会更方便;第三,武状元领袖群伦,在三百六十名同年进士中有着绝对的影响力,可以借此机会将这三百六十名武进士收为心腹。

要知道,宋朝奸臣当道,军政败坏,尤其是军队系统当中,身居高位的往往都是些阿谀奉承之辈。而这三百六十名武进士,就相当于注入大宋军队系统中的一股新鲜血液,掌握了这些人,就相当于在大宋的军队系统中建立了自己的“黄埔军校”。

王善的这一招可以说非常毒辣,是很高明且有效的阴谋,事实证明,后来金兀术攻破汴京、害死岳飞用的都是这一招。

王善能想出如此高明的计谋,首先得益于他的识人之明、用人之智,他知道柴桂就是这样一个人,所以恰如其分的投其所好。



王善的草台班子都是泥腿子出身,他们缺乏跟庙堂打交道的经验,所以想要达到勾结朝臣、在朝廷安插心腹的目的,就必须选择一个合适的代理人,小梁王柴桂出身高贵且没有心机,是个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这是一条长远的计策,如果柴桂的这条路打通了,当然是再好也不过;即便是失败了,对王善也没有任何的损失;如果中间出现了意外,柴桂不小心被杀了,朝廷必然要产生不小的震荡,王善也可以乱中取利。

结果,事情是朝着最后一种情况发展的,而且效果远远地超出了预期。柴桂被岳飞所杀,朝廷震荡,上层因此而发生了权力斗争,唯一有能力的将才宗泽被排挤出庙堂,成为庶人。

也就是说,培养长期代理人的计划虽然失败了,可是却意外除掉了王善最大的障碍宗泽。在奸臣当道的大宋朝廷,如果没有宗泽的维持,汴京城可以说是探囊取物。

喜出望外之际,王善就决定大举进攻汴京,五万大军直抵南薰门。



不得不说,王善的这个决定稍微有些仓促,就连岳飞都知道,在这种情况之下朝廷一定会启用宗泽,王善在兴奋之余就忽略这个问题。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所谓兵贵神速,机不可失,即便是重新启用宗泽,王善也随时可以全身而退。更何况,万一朝廷昏聩,或者是反应迟钝,那汴京城这块大肥肉就算吃到嘴里了。

事实证明,朝廷的奸臣果然自己掣肘,皇帝也是昏聩异常,竟然让宗泽仅带五千兵马出战,这简直就是让宗泽出去送死。

面对这样的境况,宗泽干脆就是放弃了抵抗,把五千兵马驻扎在牟驼冈,自己单枪匹马的杀入敌营,显然已经抱定战死报国的决心。如果不是因为王善爱惜人才,坚持不肯杀害,宗泽早就被剁碎了。

从这里来看,王善是一个真正爱惜人才的人,比后来的岳飞更甚。

如果宗泽战死或被俘,南薰门就失去了抵抗之力,王善数日之间就能杀入京城,夺了皇帝宝座。纵然宝座可能坐不长,但也不失为做一个李自成。所以,王善是距离皇帝宝座最近的反贼。



只可惜,他出场太早,作者给他安排的设定,是一个供岳飞前期刷经验的小BOSS。王善虽然知人善任,有两个足智多谋的军师,可是手底下的武将都太拉跨,他自身也是个不入流的武将。

所以,多年的苦心孤诣,好不容易积攒的五万家底,在岳飞的主角光环之下,被岳飞和手下的四个三流武将打了个稀烂,王善和他的左右军师也身首异处。

时也命也,在主角光环面前,再狠的角色也是惘然。可如果这不是小说,岳飞五个人再厉害,就算他们个个都是项羽重生,面对五万大军也是必死无疑,王善这个皇帝都是当定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