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一场跨越山海的雕塑艺术之旅,感受刀笔之间的文化共鸣。

3月30日上午,阿列克谢·伊戈列维奇·伊格纳托夫雕塑学科建设成果展在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开幕。


开幕式现场。

展览集中展示了莫斯科国立苏里科夫美术学院阿列克谢·伊戈列维奇·伊格纳托夫教授及其团队在川音成都美术学院雕塑系为期一周的教学工作坊活动的教学成果,既体现了俄罗斯雕塑艺术的深厚传统与当代创新,也彰显了川音成美在跨文化语境下推动学科发展的前瞻视野。


阿列克谢·伊格纳托夫教授正在为师生讲解作品特色。

展厅内,数十件风格鲜明的雕塑作品在柔和的灯光下熠熠生辉,引得师生们或拿出手机拍照记录,或凑近观察每一个细节处理。“平时我们做一个雕塑需要一到两周的时间,而阿列克谢·伊格纳托夫教授仅用一天就能创作出精彩作品。”站在一件名为《资阳村民利平头像》的泥塑作品前,雕塑系大三学生陈永清向记者介绍。这件作品的原型是资阳的一位村民,“阿列克谢·伊格纳托夫教授将雕塑视为热爱的事业,这种专注与热情让我深受启发。”陈永清感慨道。


泥塑作品《资阳村民利平头像》。

据介绍,本次成果展是资阳首届“天府国际·砚山大地艺术季”的重要组成部分。砚山大地艺术季以“国际性”与“在地性”为双翼,将自然景观与人文艺术相融,而此次雕塑展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注脚。


展览现场。

阿列克谢·伊格纳托夫教授来资阳仅几天时间,但本次成果展的每件作品都是在这期间完成的。“这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就是向学生展现出了他的敬业精神和对艺术的热情与专注,我觉得这是对学生最大的启发。”在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教务中心副主任、川音成都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印洪教授看来,艺术教育的关键,正是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与专注。

本次展览由四川音乐学院、俄罗斯艺术科学院指导,川音成都美术学院、莫斯科国立苏里科夫美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美术馆、四川音乐学院国际合作处联合主办,川音成都美术学院雕塑系承办,川音成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系、油画系、版画系协办。展览以雕塑为媒介,集中展现了中俄艺术教育合作的丰硕成果,有力推动了中俄艺术教育资源共享与理念互鉴。

全媒体记者 李好 蒲敏 魏雨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