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迎来了欧洲官员的密集访问,意大利参议长、葡萄牙外长已先后抵达过北京,而欧盟贸易专员、法国外长和西班牙首相也随后计划开启访华之旅。
为何会出现这一罕见情景呢?这背后,离不开特朗普对欧洲态度上和行动上的一系列转变。
欧委会贸易和经济安全事务委员谢夫乔维奇
自特朗普重新入住白宫后,“美国优先”政策强势回归,且力度更甚以往,他对外宣称要展开无差别的关税措施,且于4月2日全面启动,就连身为盟友的欧洲也未能幸免。
要知道,欧洲经济本就在俄乌事务的冲击下“伤痕累累”,而美国作为欧洲最大出口市场,一旦贸易战全面爆发,欧洲恐怕难以承受。
然而,无论欧洲如何挽回,特朗普也依旧坚持己见,没有给予欧洲回旋的余地和应有的体面。
而在俄乌冲突事务中,欧洲的处境也很“尴尬”,美国为了自身利益,直接将欧洲给撇开了,这让欧洲在乌克兰问题上被“边缘化”,无法享获相关“利益”,欧洲的“焦虑”自然进一步加剧。
美方的种种行为,无疑是在“颠覆西方”,使得美欧之间的信任逐渐“崩塌”。
此时此刻,欧洲开始将目光投向中国,特朗普被反将一军,多国高官正在“排队”访华,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美国总统特朗普
据《南华早报》报道,欧盟内部对华有着不尽相同的诉求,比如缓解与中国的贸易紧张局势,试图说服中国加大对欧投资,还希望中国能在俄乌问题上发挥作用。
可以看出,欧洲的这些诉求与他们目前面临的“难题”几乎吻合。
对此,中方在回应欧洲的“热情”时总体保持审视态度,毕竟欧洲对华态度较为复杂,内部难以达成一致。
与此同时,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成为全球商界焦点,来自21个国家86位跨国企业的正式代表参加论坛。
在一些西方政客鼓吹对华“脱钩断链”的政治气氛中,欧美企业高管依然齐聚北京,以实际行动把握中国机遇,这充分显示出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以及中欧合作的潜力。
不过,欧洲在对华态度上依旧矛盾重重,很大程度上,还是不愿意放下所谓的“身段”,下定决心与中方达成合作。
在不久前的G7会议中,一些欧洲国家作为成员,不仅不提“一个中国”原则,还妄图在相关问题上挑衅。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
说到底,欧洲想加强与中国合作,主要还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或是在迫使美方“回心转意”。
但不可否认,中欧在经济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只要欧洲拿出诚意,中欧合作仍有巨大潜力,而美欧关系的微妙变化,确实也给了中欧关系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在贸易问题上,中方始终提倡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中欧在经济等领域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双方完全可以把握住这一机会,增进沟通与理解,妥善处理分歧。
在俄乌问题上,中国一贯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致力于劝和促谈,主张尊重各国主权,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也希望欧洲能够参与其中。
可以看出,中方对于欧洲诉求的回应是十分有智慧的,始终坚定立场和原则,
总之,从目前情况来看,欧洲密集展开“对华外交攻势”,是欧美关系变化以及欧盟自身利益需求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中欧关系
倘若欧盟不能真正摒弃意识形态偏见,在“去风险”和务实合作之间找到平衡,中欧关系想要取得实质性突破仍面临重重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