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阳光洒在长滩河畔,观山湖区朱昌镇郝官村200余亩油菜花田正值盛花期。金黄花海沿河蜿蜒铺展,白墙农舍点缀其间,复古观光小火车在花海里穿梭,凉亭里热浪翻滚的火锅升起浓郁的香气,呈现出一幅乡村振兴新图景。
▲游客在观山湖区郝官村油菜花田拍照。记者 杨才江 摄
“涮着毛肚看花海,这才是春天该有的仪式感。”来自南明区的游客张先生将烫好的牛肉放在油碟中翻滚,一边吃着火锅,一边惬意地享受眼前的乡野美景。
这场“赏花+火锅”的创意,源自郝官、长冲两村与贵州赤焰置业集团的精心布局。去年6月,两村与该集团达成战略合作,由集团旗下的贵州宇舫文化旅游服务有限公司进行建设,通过景观营造、业态植入、文化挖掘等“组合拳”,将传统农耕区转型为“长滩河童话小镇”农业旅游景区,盘活土地资源,构建“企业投资+村集体入股+村民参与”的利益联结机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游客在观山湖区郝官村的油菜花田里乘坐观光小火车。记者 杨才江 摄
“步步惊心(玻璃栈道)、空中飞艇、空中自行车、稻田捉鱼、摆渡车、观光小火车等多个主力项目已全面开放。”贵州宇舫文化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张倩说,赏花季期间,“小镇”单日最高接待量达1.3万人次,平常日均4000人左右。
“朱昌镇坐拥长滩河天然景观,沿岸的古河堤遗址、古营盘遗址等都是不可复制的文化符号。公司希望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稻田养鱼、果蔬采摘;激活文化创新链,引入非遗工坊、民俗演艺;提升旅游服务链,探索亲子研学、康养度假等,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样本。”张倩说。
沿河而建的美食街上,村民丁燕在小吃摊前忙得不亦乐乎。“以前要跑到市区打工,现在在家门口就业,每天能有200多元收入。”她说,村里像她这样依托景区经营小吃摊的农户已有54户,炸洋芋、蛋炒饭等乡土小吃成了游客眼中的“网红美食”。
在花田边的“占思妹刺绣坊”,朱昌镇非遗传承人李秋正在整理各类刺绣作品和蜡染制品。“赏花季期间,游客多了不少。希望通过这样的契机,将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传扬出去。”李秋说。
据朱昌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郝官、长冲两村通过“农业+生态+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正在加快形成“春赏花、夏亲水、秋收稻、冬养生”的全季旅游格局。随着“长滩河童话小镇”农业旅游景区工程的不断推进,曾经的传统农业村正沿着长滩河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记者 蔡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