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额济纳旗以饱满的热情与切实行动,积极推进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全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展示额济纳旗文艺新气象,在时代的浪潮中奏响文化强音。

文化传承:新春盛景,传统焕新

2025年春节期间,额济纳旗精心策划、组织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16项,参与人数近2万人次。精彩难忘的春节联欢晚会、热闹欢腾的元宵社火表演、有趣的灯谜有奖竞猜活动、如梦似幻的“金蛇献瑞”元宵灯展、饱含民俗风情的“非遗贺新春、丝享中国年”剪纸刺绣活动、充满生活气息的“贺新春 品年馍”比赛、别出心裁的“赏年画 过大年”线上展览,以及趣味十足的“巧手包汤圆 欢乐庆元宵”手工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



为增添春节期间民俗活动“看点”,额济纳旗文化馆工作人员“妙手”修复社火表演道具,让他们重焕光彩。额济纳旗文化馆工作人员蔺娟说道:“通过融入新颖的创意和元素,希望让传统文化紧跟时代步伐,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金蛇迎春 福临盛世”2025年额济纳旗春节联欢晚会歌舞飞扬、舞姿蹁跹,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韵味,诠释了各族人民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展现了额济纳旗人民群众勤劳淳朴、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元宵节当天,巴彦陶来苏木、苏泊淖尔社区、交谊舞协会、金太阳健身队、额济纳旗老年大学等13支队伍表演的传统节目《花轿、旱船、高跷》趣味横生,大型舞蹈《萨吾尔登》《各民族一家亲》气势恢宏,将节日气氛推向高潮。额济纳旗文旅广电局副局长娜日苏说:“随着春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中国人感到非常自豪。额济纳旗举办系列活动,旨在展现独特的民俗风情,为群众搭建共享欢乐、传承文化的优质平台。”

文艺新貌:笔绘山河,书写时代

居延遗址出土的汉简,以及西夏、元黑水城出土的文书档案,用图录文字生动记录了这里的沧桑变迁。当下,时代为文艺繁荣发展搭建了广阔舞台,为文艺工作者书写文化新篇章提供了丰富素材。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文艺作品创作,推出了《讲好阿拉善故事额济纳旗篇》《在额济纳》等佳作,作者们深刻把握时代主题,以文弘业、以文立心,胸怀边塞大漠的深厚情谊,书写着居延千年历史的沧桑巨变,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奏响了昂扬向上的时代主旋律。



《在额济纳》作者裴海霞深情写道:“额济纳旗的辽远、苍茫,蕴含着书写不尽的草木物语,藏着讲不完的人和事。居延大地对我的馈赠无比丰厚……这些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生态散文写作素材。”



原创歌舞情景剧《胡杨红》作为一部着力讲好“额济纳故事”的优秀舞台剧于2024年11月30日晚在呼伦贝尔大剧院启动展演,该剧由额济纳旗委政府倾力打造,于2022年成功入选“内蒙古自治区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该剧以额济纳旗赛汉陶来苏木孟格图嘎查3位全国党代表南斯勒玛、永青加布、乌云苏依拉为原型,讲述了她们扎根基层、带领百姓勤劳致富、建设美好家园的感人故事,展现出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和坚定信仰,给观众带来真实的心灵撼动。



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额济纳广大文艺工作者紧跟时代步伐,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将艺术创造的大门向人民敞开,向丰富多彩的生活敞开,用心展现额济纳之美、山水之美、文化之美,书写额济纳人民的奋斗之志,以文化艺术的独特形式,生动展现新时代额济纳的精神风貌。《讲好阿拉善故事.额济纳旗篇》卷首语这样写到:“本书挥墨二十万字,讲述集史料性、知识性、可读性、趣味性于一体,是一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汇历史脉络,展现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额济纳新风采的写实故事集,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大对外影响力,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读者带来了经得起时间淘漉的文化饕餮。”



站在新起点,额济纳旗将深挖文化宝藏,激发文艺活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片土地上持续绽放光芒,让额济纳的文艺新气象在时代的舞台上愈发璀璨夺目。

来源:《额济纳旗融媒体中心》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