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社部公开消息,2025年养老金调整将更多地向中低收入退休人员倾斜,这个对于退休人员中的中低收入群体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

根据我们对退休人员的结构分析来看,今年养老金调整更多倾斜的对象主要针对的是以下五类群体:



1.灵活就业退休人员

灵活就业人员由于退休前基本上都是按照社保缴费基数下限缴费15年,属于“缴费年限短、缴费水平低”群体,所以退休后拿到的养老金大都是最低水平,养老金标准普遍在1000元上下,属于退休人员中最底层群体。

2.私企、乡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

在私企或乡镇集体企业工作后退休的人员,由于退休前所在企业基本上都是按照当地最低缴费基数给打工者缴费,虽然大部分多数缴费年限(平均缴费年限20年左右)比灵活就业人员长,但因为缴费水平与灵活就业人员一样属最低水平,所以退休后的待遇也很低(2000元以下),其中部分打工者甚至跟灵活就业退休人员一样的退休待遇。属于退休人员中的底层群体。



3. 部分国企退休工人和下岗失业退休人员

国企中的部分退休工人,在职时收入低、工龄不长的(30年以下),或因为一些特殊情况提前退休等原因导致退休待遇较低的;另外国企和县级以上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基本上都是早期离开单位的,之后大都又是一灵活就业人员方式缴纳社保,所以退休后的养老金也是比较低的。这部分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一般是在3000元以下,属于退休人员里中等偏下的群体。

4. 早期退休的高龄低收入退休人员

因为养老金计发办法和货币贬值的原因,早期退休人员养老金大都普遍较低,即使这么多年连续上涨也较现在退休人员养老金存在不小差距,这些人的退休金不少人在3500元上下,属于退休人员里中等收入群体。

再加上他们现在年龄偏大,医疗支出占比较大(卫健委老龄健康司数据超45%),生活开支压力较大。



今年的养老金调整已经连续21年了,之前方案采取的“定额+挂钩+倾斜”的大框架应该在今年的养老金调整中大概率还会保持,但内部结构可能会向更加有利于中低收入退休人员群体而变化。

我们猜测的可能是倾斜方案之一,部分省份或许采取“差异化调整方案”。

也就是,定额调整、缴费年限挂钩、养老金水平挂钩、高龄倾斜等四个调整部分,均可能会按照养老金高低增设不同的增加额度或挂钩比例,养老金越低,增加的额度越高或挂钩的比例越高,从而达到倾斜中低收入退休人员的目的。



比如说,类似下面的方案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2000元及以内,定额标准增加80元、缴费年限每年增加2元、养老金水平挂钩比例2%,高龄倾斜增加50元;

3500元及以内,定额标准增加50元、缴费年限每年增加1.5元、养老金水平挂钩比例1%,高龄倾斜增加30元;

6000元及以内,定额标准增加30元、缴费年限每年增加1元、养老金水平挂钩比例0.4%,高龄倾斜增加20元;

10000元以下定额标准增加20元、缴费年限每年增加0.5元、养老金水平挂钩比例0.15%,高龄倾斜增加10元;

1万元及以上定额标准增加15元、缴费年限每年增加0.2元、养老金水平挂钩比例0.1%,高龄倾斜增加5元。



上例的方案可能不是最佳,还有待进一步推敲,只是提供一种导向或思路,具体到今年各省倾斜的方法可能会多样,但只要最终结果确实能够让中低收入退休人员增加更多养老金那就是好方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