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姜振军)近日,盐城响水法院审结一起虚拟财产纠纷案,游戏玩家将实名账号借给好友,结果对方违规使用外挂,被封号10年,引发4.5万元索赔纠纷。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法院认定外挂使用者承担七成赔偿责任,判决赔偿3.15万元,为全国游戏玩家敲响法律警钟。

小刘和朋友小明是某款游戏的忠实“粉丝”。2024年9月,为获得最佳游戏体验,小刘借用小明的高级别账号进行游戏。在使用期间,小刘违规使用游戏外挂工具,并使用修改器类工具修改游戏数据,致使小明的游戏账号被封号10年。

2024年11月,小明诉至响水法院要求小刘赔偿其经济损失4.5万元。法院经审理查明,原告小明的游戏账号于2017年实名注册,2017年至2024年期间,小明陆续向游戏账户充值4.5万元。

法院认为,本案中小明将游戏账号借给小刘使用,双方成立借用关系。借用期间,小刘违规操作导致账号被封,给小明造成实际损失,应对小明的损失承担主要责任。小明将实名注册账户出借给他人使用,自身也存在一定过错。

关于案涉游戏账户价值,因小明未能提供证据予以证实,法院综合考虑网络虚拟财产的类型,并结合游戏账户充值金额、原告对游戏账户的使用情况、网络运行规则及被封禁持续时间等因素,酌情认定小明的损失为4.5万元,小刘承担70%的民事赔偿责任,向小明赔偿损失3.15万元。

“在网络游戏虚拟环境中产生的虚拟财产,虽然是以数据的形式存在于特定空间内,但仍具有财产利益的属性,应予法律保护。”在此,法官提醒游戏玩家们,要遵守网络游戏规则,加强网络法治意识,合理、安全地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注:网络配图与文无关)

响水网

想上头条,就上响水网嘎门口

点下推荐,小编涨工资7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