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购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宣布,选定波音公司生产“下一代空中优势”战斗机,也就是美国第六代战斗机项目,并将其命名为F-47。同时他表示,该战机将接替F-22“猛禽”,成为美国未来数十年最重要的空优战机。这个消息一经公布,就遭到美国媒体的非议,认为近年来在民航客机业务上事故频发、问题不断的波音公司,根本无力承担此项重任。随着F-47概念图的曝光,因为其明显采用鸭翼布局,导致负面评价持续蔓延。社交媒体上更是充斥着“美国空军要完蛋”的言论。
那么,美国政府为什么要选择波音公司承揽第六代战机业务?在世界多国争相研发第六代战机的背景下,美国的空中优势地位还能保得住吗?
资料图:F-47概念图(来源:环球时报)
李悦:
今年年初的时候,美国空军曾向美国国会提交了一份名为《2050年空军部》的报告,对美国空军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前瞻性规划。报告中提到,鉴于“下一代空中优势”有人战斗机成本高昂,未来美空军可能继续发展F-35战斗机的后继机型,但对“下一代空中优势”战机的建造计划只字未提。而特朗普在宣布F-47的生产计划时却声称,F-47的实验版本已秘密试飞了近5年。一南教授,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美国政府对于六代机的研发计划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反转?
金一南:拜登政府在美国空军部的相关报告中,几乎没有提到有关六代机的计划,主要是因为六代机研制起来耗资太大。在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洛克希德·马丁等军工巨头上报的研发方案中,六代机的报价一涨再涨,几乎到了美国政府无法接受的程度。另一方面,拜登政府觉得,现有的美国空军力量足以维持美国全球霸权,其现役主战飞机与其他国家相比,存在一代到两代的代差,优势明显,所以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美国没有必要耗资巨大去研制六代机。现在看来,拜登政府对美国的空中优势过于自信了。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的财政压力依然非常大。但是特朗普政府发现,随着中国等国家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美国空军的能力不但没有领先于竞争对手,反而存在被竞争对手反超的可能——出现了美国航空界的“斯普特尼克时刻”。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政府认为美国必须咬紧牙关,即使其他方面开源节流,也一定要迅速上马六代机项目。我个人觉得,美国六代机项目现在之所以仓促官宣,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政治考虑。
另外,还可以从历史角度来分析。在航空领域,美国从来都是世界的老大,不论是民用机,还是战斗机的研发制造,美国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可以说,自美国空军诞生以来,没有一个国家的装备能够超越它。但是,现在眼看要被其他国家超越,美国非常着急。
众所周知,在陆、海、空三军中,航空武器的技术含量是最高的。美国之所以能长期称霸世界,是依赖其空中优势,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在这些重大军事行动中,美国主要依靠的就是空中优势。空中优势、空中霸权是美军霸权的核心,现在这个核心被人触动了,这在美国看来,如果用中国的一句话来说叫“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特朗普上台不久,就紧急宣布推出F-47。他希望以此来保住美国称霸世界的优势,因为这是美国称霸全球的命根。所以,F-47的官宣不仅仅是美国六代机计划的公布,实际上是美国对外重申它的霸主地位。
资料图:美国F-35B战斗机(来源:央视新闻)
李悦:
特朗普宣布由波音公司生产美国第六代战机项目,让外界感到匪夷所思。这不仅是因为与其他两家竞争对手——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相比,波音公司在战斗机研发方面并没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并且波音公司近年来因为事故频发等问题深陷多重危机。与此同时,备受外界诟病的是,从美国空军发布的概念图上看,F-47采用了明显的鸭翼布局,而这种布局此前曾被美国空军大加嘲讽。如今美国公布出来的空军六代机计划,说明F-47的隐形能力不会出现革命性变化。一南教授,在您看来,特朗普为什么会选择波音公司担此重任呢?
金一南:美国政府让波音干这个事,有点儿“急就章”的意思。波音战斗机的技术储备还是可以的。在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提前退出六代机计划,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也拿不出成熟研发方案的背景下,波音公司勉强上马。
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导致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这是美国长期以来去工业化的结果。美国在去工业化的过程中,它的产业链出现了问题;再加上美国对华制裁,和中国对美国的反制裁,使美国的产业链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前一段时间,我们在对美国实施反制裁的过程中,限制了稀有金属镓和锗的出口,这直接影响了美国武器装备中火控雷达和搜索雷达的制造。2024年美国的F-35战斗机没有实现完整交付,美方的解释是软件故障,但软件故障其实是可以通过调试克服的,所以这个理由多少有些站不住脚。
从这点可以看出,美国航空工业在经过多年的整治之后,实际上它的产业链已不是很完备了,出现了很多缺口,很多漏洞,这也导致了装备研发制造成本极大上扬,包括出现一系列的质量问题,这些都折射出美国去工业化、产业转移、外包所带来的问题。也就是说,在美国充分利用全球化降低成本,赚取大额利润的过程中,去工业化对其军工生产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
资料图:英国、意大利和日本将联合研发的下一代战斗机效果图(来源:中国国防报)
李悦:
关于六代机,尽管目前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但是围绕六代机的研发竞争态势却十分激烈。比如日本、英国和意大利三国正在加快推进“全球作战空中计划”,准备充分整合技术优势,在2035年前部署新一代战斗机。此外,由法国、德国和西班牙三国联合研制的第六代战斗机计划——“未来空中作战系统”也在积极推进中,预计相关开发工作将在2035年之前完成,随后转入批量生产。一南教授,在多个国家大力研发六代机的背景下,您认为美国未来还能确保其空中优势地位吗?
金一南:眼下,欧洲虽然也在研发六代机,但是从战斗机的发展历程看,欧洲战斗机的综合能力和美国还不在一个量级上,差距还是很明显的。全世界真正能够独立研制全套发动机和全套空中作战体系的只有三个国家,第一是美国,第二是俄罗斯,第三是中国,欧洲并不在其列。(这里所说的全套空中作战体系包括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空中加油机、预警机、侦察机等等。)所以美国的“危机”,并不来自欧洲,主要来自中俄。美国觉得,中俄两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尤其空中力量的发展给它施加了很大的压力,而这种压力也成为美国研发六代机的强大推动力。
不过,我们必须承认,虽然美国由于去工业化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它依旧是一个“百年老店”,家底很厚,美国的研发人员经验丰富,在软件开发方面优势也很明显。所以美国空中霸主的地位,短期内还是无法动摇的,其空军的底蕴还是很强大的,这一点我们要有客观的认识。所以我们也一再强调,中国空军的发展还处于追赶的阶段。未来,我们仍要以自身发展为重心,同时也必须保持客观的清醒和冷静。从总体看,我们和美国这样的世界空军强国还是有不少差距的,很多方面我们亟待提高,才能尽快达到世界空军强国的水平。
来源:央广军事
记者:李悦
编辑:李佳奇
编审:徐佳慧 李燕飞 薛海相 杨宸琇
主编:穆亮龙
监制:吕锡成 谭淑惠
本文转载自公众微信号:央广军事
热销中!
《航空知识》2024年合订本
风上风云|云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