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占据中国休闲零食市场半壁江山的乐事薯片被推上风口浪尖。多家媒体接连曝光其薯片系列产品含有一种名为“TBHQ”的添加剂,称其可能致癌。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龙鑫介绍,TBHQ是一种人工合成油溶性抗氧化剂,主要用于延长食品保质期。龙鑫表示:“国家规定食品中TBHQ的最大添加量为0.2克每公斤,长期过量摄入可能会增加患癌风险。”
消息一出,舆论迅速发酵。消费者最关心的莫过于“多少算过量”。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TBHQ的最大添加量为0.2克/千克油脂。
对此,乐事客服回应称:“根据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食品中TBHQ的最大添加量为0.2克每千克,以油脂中的含量来确定。TBHQ是一种抗氧化剂,乐事产品符合国家规定。”
对此,有网友表示惊讶与害怕,也有网友认为是大惊小怪。
制造食品安全焦虑的老套路又来了。
乐事是挡了哪家零食的路?
首先,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在《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明确表示:TBHQ作为一种抗氧化剂,最大使用量为0.2克/千克。
乐事客服第一时间回应产品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强调“合规即安全”。然而,这并未平息质疑。有网友翻出国际标准对比,发现美国、欧盟与中国类似,均允许限量添加,但日本却全面禁用TBHQ。这一差异引发猜测:难道日本的食品安全标准更严格?
真相或许更复杂。日本对TBHQ的禁令曾被质疑与商业博弈有关。2024年,卫龙亲嘴烧因含TBHQ在日本被强制召回,登上当地热搜。
事后有媒体爆料,日本厂商曾以“禁用TBHQ”为由,要求企业更换供应链,被指借标准之名行商战之实。类似的争议早在2008年便出现过——一家中国面包企业因使用TBHQ遭日本合作方威胁,最终被迫让出订单。这些案例让不少人怀疑,日本的“严标准”背后或许藏着保护本土产业的算盘。
其次,抛开计量谈毒性就是在耍流氓。
已知摄入超过5克TBHQ会有患癌风险,国家规定的是每千克不超过0.2克。假设乐事薯片每千克添加0.2克,你至少得吃25千克薯片才有患癌风险。
太离谱了,谁会没事吃25千克薯片呢?
医学上的致癌风险不是“A直接导致B”。A必然导致B、A直接造成B,这是社会大众的普遍性认知。而医学上的致癌风险,是指从宏观概率层面长期食用或接触A,可能导致患B风险高出某几个百分点,而非大家认为的“直接变成癌症”。
比如,餐馆晚上用来空气消毒的“紫外线灯”,长时间持续性暴露在底下,会导致发生皮肤癌的风险上升,而不是接触一次两次就变成了皮肤癌。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经过这些年的信息洗礼,舆论的反馈正在趋于理性,这不仅意味着媒体的舆论“地位”正在发生改变,还在向大家表明一个事实:互联网正在成为“大家”的互联网。
素材来源于官方媒体/网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