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也会骗人?

3月25日,央视揭露了“水果陷阱”,让人看了哭笑不得。

只能感叹一句:水果本无错,错的是那些动歪心思的人。



水果换了模样和味道,不良商家却赚得盆满钵满。

可怜的是普通消费者,白白交了智商税,还可能伤了身体……



本文内容与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内容为保证文章完整性存在虚构成分,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裂纹桃·】——»

你是否在水果摊上见过一种奇特的桃子,表面布满裂缝,凹凸不平,像经历过一场“爆炸”似的?

这就是商家大力推广的 “裂纹桃”。



和光滑圆润的普通桃子相比,它简直就是水果界的 “丑星”。

但商家却把它包装成“天然爆浆果”,四处宣传说这种桃子“吸收日月精华,果肉外露更甜”。

靠着这些夸张的说法,这种桃子的价格直接翻倍,还让不少人甘愿掏钱购买。



然而事实是,这些裂纹桃根本不是什么新品种,也不是什么“仙桃”。

它们原本就是普通的冬桃次品。



在桃子生长后期,如果前期过于干旱,后期雨水又太多,果肉细胞就会快速膨胀,速度远超果皮,最终导致桃子开裂。

或者果农在种植过程中过度使用氮肥、膨大剂等化学物质,同样会让桃子胀破果皮,形成裂口。



由于果肉直接暴露在外,裂口处成了细菌滋生的温床,霉菌繁殖的风险比普通桃子高出20倍!



要知道,黄曲霉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1类致癌物,毒性是砒霜的68倍,而且普通烹饪根本无法消除。

吃这样的桃子,就像给自己健康埋下一颗隐形炸弹。



«——【·金果梅·】——»

我们挑选水果时,往往更倾向于买外表好看的。

看看这个金果梅,颜色金黄、晶莹剔透,犹如宝石一般,看着就让人喜欢。



商贩信誓旦旦地称,这是从国外进口的高档果脯,营养价值极高。

一问价格,居然要40元一斤!

有些商贩还会营造紧张气氛,说数量有限,今天不买就没机会了,促使游客冲动消费。



实际上,金果梅根本不是什么进口新鲜水果,而是用未成熟的小桃子加工而成。

他们把小桃子收集起来,放进装满糖精、色素和防腐剂的大桶里浸泡。

这哪里是加工水果,简直是在制作化工产品!

长期食用这种被化学物质浸泡过的食品,会给肝脏带来巨大的负担。



«——【·黑皮梨·】——»

如果说不相信国外进口水果,那么产自中国高原的黑皮梨,是不是会让你心动呢?

黑皮梨号称来自海拔3800米的高原,因为长期接受强烈紫外线照射,表皮才变得乌黑。



此外,它还富含花青素、硒元素,据说具有抗癌、抗衰老的神奇功效。

这些都是商家的噱头!



西藏农业农村厅的工作人员表示从未听说过这种梨,业内专家也明确指出,根本不存在原生的黑皮梨品种。

其实就是普通梨子“变”出来的。



只需热水加小苏打,简单几步就能完成操作,看起来眼花缭乱。

但在这个过程中,高温会导致梨子中的维生素大量流失,降低其营养价值。



这种处理方式还会破坏梨皮组织,使细菌更容易入侵,导致梨子迅速腐烂变质。

更严重的是,在高温环境下可能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长期食用无异于慢性自杀。



«——【·山地猕猴桃·】——»

现在很多人觉得市面上的食物都是经过加工的,不愿意买,而标榜“野生”的似乎可信度就高了一些。

但实际上,“野生”也有真假之分。



这些所谓的“野生猕猴桃”,大小不一,表皮绒毛分布不均,卖相实在不好。

商家却解释说,这是因为生长过程中不用农药、化肥,才长成这样。

还会声称这些猕猴桃是自己或村民上山采摘的,数量稀少,是真正的有机食品。



其实不过是猕猴桃种植园里被淘汰的残次品。

由于授粉不足、养分缺乏或病虫害影响,猕猴桃才会变成这个样子。



真正的野生猕猴桃虽然个头较小,但形态饱满,绒毛细密均匀,散发着自然的光泽。

咬一口所谓的“野生猕猴桃”,却发现果肉干瘪,汁水极少,酸涩难以下咽。

简直就是在浪费消费者的金钱和信任。



«——【·总结·】——»

如今水果市场的套路越来越深,各种“假水果”层出不穷。

比如“水果西兰花”“水果椒”等,一小盒就卖得很贵。



可真相却令人震惊。

这些假水果之所以能流行,就是因为抓住了大家追求健康、高端的心理。

因此,大家在选购水果时一定要多留心,别被商家的甜言蜜语所迷惑。

比起那些打着各种旗号的假水果,应季水果不仅新鲜实惠,还少了无数套路。

信息来源:光明网,2025年3月28日,“水果骗局”登上热搜!这些水果界的“大忽悠”,你买过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