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几天,朝鲜方面首次公开自己的所谓“自研”预警机首飞过程,金将军还登上飞机,参观内部控制室。而非常让外界震惊的是,这架由伊尔-76改装的预警机,机背上的雷达圆盘,甚至比中国的空警-2000还要大。而通常而言,雷达圆盘的大小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其侦测范围和精度等能力。这一点,其实让外界颇为震惊的。
很大程度上来说,工业发展和科技突破这种东西,往往是有路线可循的。朝鲜这边的情况就很微妙。这次公开首飞的朝鲜预警机,在2年前,2023年的12月,被人拍摄到。仅1年就实验成功,开始首飞,进度飞快。要注意,这可是朝鲜的首架预警机,此前是没有技术积累的。
首先要点明一点,要在飞机上装一个巨大的雷达圆盘,是一定会影响到飞机整体的气动布局的,乱来甚至可能会出空难。那么,雷达圆盘要多大、和机身连接处的设计、侦测范围和对气动影响要如何权衡,都是要考虑的。那么进一步说,就是朝鲜没有类似的大型飞机气动学研究基础,比如风洞等大型研究设施。但却短时间内,又没有密集试飞的情况下,克服了气动设计的难题,这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
那么问题来了,朝鲜从哪弄来的相关技术,甚至可能是直接给的相关数据参数。
目前网上有一个声音,认为技术来自于俄罗斯。因为从出现时间来看,对应的恰好是俄罗斯调整外交方向“向东看”,和朝鲜多次密切联络,达成多项技术合作之后的时间点。
说一个大家可能比较关心的话题,朝鲜拥有了预警机,给他带来的影响如何。坦率的说,就3个字,“不咋地”。
为什么?我们来先说一下正面的优势。朝鲜半岛多山地,河谷平原少之又少。而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低空防御的问题。因为雷达侦测范围和角度受影响,真给你挖空山体藏导弹、飞机,你还真发现不了。如果韩国或者美军利用这一点,给朝鲜来点狠的,朝鲜根本防不住。当然了,你要放中国来,那就给你大面积铺开雷达站,用数量弥补山地角度影响,那确实是可以搞定。但很显然,朝鲜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所以,预警机的出现,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大幅提高了朝鲜的防御能力和预警能力。
再来说劣势。那就是预警机无法有效提高朝鲜的空中能力。核心问题,和美国那个F-22的笑话类似。美国海军部长自嘲,说中国最好的黑客,也黑不进F-22,因为F-22的软件是1983年的IBM软件。朝鲜呢?空中力量都是上世纪的,要么是米格-29,要么就是苏-25,要么就是歼-7,接不进空情雷达网络,也接不进数据链,预警机难以有效指挥空军进行作战。
不过即便如此,朝鲜能大幅提高预警能力和防御能力,还是可以有效牵制住美日韩方面在朝鲜半岛的战略力量,减少我国东北方向的压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