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大运河(台儿庄古城)半程马拉松赛在古运河畔鸣枪开跑。这场赛事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的盛宴,更是枣庄市以“演艺(赛事)之城”为定位,推动文旅融合、激活城市发展新动能的一次生动实践。

近年来,枣庄立足“跟着演艺(赛事)游枣庄”的文旅营销IP,以赛事为纽带,串联起历史、文化与经济,为城市转型注入澎湃活力。

以赛事塑品牌,擦亮城市文化名片

台儿庄半马赛道穿越古城东门、小季河风景区等新晋网红打卡点,跑者在奔跑中与明清古运河驳岸、台儿庄大战遗址等历史地标相遇,每一步都踏响千年文脉的回声。赛事期间,参赛者可免费游览台儿庄古城、大战纪念馆等景区,将竞技与文旅体验深度融合。这种“跑马+游城”的模式,既彰显了枣庄“活着的古运河”文化底蕴,也让赛事成为城市形象的“移动广告”。正如枣庄近年来通过马拉松、龙舟赛等“大运河”系列品牌赛事,聚力打造一张兼具运动激情与文化厚度的城市新名片。

以赛事促融合,激活体旅消费动能

枣庄深谙“流量”变“增量”的转化之道。本次赛事为5000名跑者提供免费游景区等专属福利,带动了餐饮、住宿、旅游等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台儿庄半马通过“体育+文化+旅游”模式,将参赛者转化为深度游客,推动“一日比赛”延伸为“多日消费”。例如,赛事期间辣子鸡、黄花牛肉面等地方美食的推广,不仅满足味蕾,更成为文化输出的载体。这种以赛事为触点的消费场景创新,正是枣庄打造“演艺赛事经济”的缩影。

以赛事谋转型,擘画城市发展新格局

2024年,枣庄成功承办省级以上体育赛事35场,这些赛事的举办,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和发展机遇,同时也成为展现城市形象的载体,有效提升了枣庄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枣庄正以体育赛事为突破口,探索出一条“文体旅融合”的转型路径。此次半马赛事由政企联合承办,引入专业运营团队,从路线设计到纪念牌拼接创意,无不体现精细化服务与创新思维。赛事更与“15分钟健身圈”建设相呼应,推动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协同发展,让市民共享城市转型红利。

奔跑中的枣庄,正以开放姿态拥抱未来。

台儿庄半马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枣庄向世界展示其历史底蕴、服务能力与创新魄力的窗口。

未来,随着“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产出超百亿 实现体育产业规模化”目标的推进,枣庄需继续以赛事为媒,深化文体旅融合,让每一场活动都成为城市发展的“加速器”,赋能枣庄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大众新闻记者 孟令洋

台儿庄区委宣传部 张家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