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网上有这样一个视频,一个男生仅花 4 天时间背完了北大某文科专业课的所有参考书目,还以挺高的分数进入了复试。然而他在基本没怎么准备复试的情况下,一下子就露馅了,直接被老师们刷了下去。

不过大家都觉得他并不亏,这也说明了在 985 这种顶尖院校,复试的占比要远远比初试大。初试的内容确实可以通过死记硬背取得高分,但到了复试,很多学校的残酷竞争被人送上了一个外号——“绞肉机”。



“不想招考研生就直说啊”,985连年刷掉前几名,考生:到底想干啥

有人觉得现在不少 985 高校有些“飘”了,原因是这两年考研难度越来越大。普通学校的考研难度这些年其实变化不大,因为扩招使他们的招生人数有所增加,在某些地方上岸甚至变得简单了,但是 985 高校一直保持着高冷的姿态,且每年报考人数不断增加。

大家都想冲 985,学校也清楚这一点,然而他们对考研生的态度确实让人有些难以理解。比如广东有一所 985 大学最近常遭吐槽,今年把两位社会学的高分考生,分别是 445 分和 428 分全部刷掉,却录取了 390 分的学生。



这让人觉得太不按常理出牌。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更是刷掉了两位 436 分的考生,反而是一位 371 分的低分考生成功逆袭。其实这种情况并非这两年才出现,从 18 - 19 年开始,该校就连续刷掉图书馆情报复试的第二名,分数都很高。

20 年又刷掉了第三名,今年据说这个专业又刷了一个第三名。22 年还把武大信管毕业的学生给刷了,这让人很疑惑。看来高分考生被刷并非只因本科出身不好,毕竟武汉大学的学生也难逃此命运,甚至本校学生也可能被一视同仁地刷掉,这种做法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到现在为止,大家实在总结不出这所高校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学生

它既不偏爱男同学,也不偏爱女同学,既不爱本校的,也不爱外校的。说它不爱双非学生还可以理解,但它似乎也没有特别偏爱 985 或 211 的本科生,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喜好难以捉摸,分数高低似乎并不能完全决定结果,低分者有可能翻盘,高分者也有可能失败。

最后大家还是总结出了一个较为切实的观点,那就是不止这一所 985 院校,近些年来确实有不少 985 院校在招生时表现出不太爱招考研生的倾向。



虽说 985 的面试号称更公平,但真正进入复试的人会发现,对于 985、211 和双非的考生,在本科出身方面确实存在一些不成文的要求。

不过既然选择报考,也就相当于接受了这些或明或暗的条件,确实无处说理。总之,现在来看最划算的并非冲击那些高不可及的院校去考研,而是尽量争取保研。考生们需要重新思考考研的意义,应该先考虑让自己有学可上,这样的优先考虑更为妥当。



不要孤注一掷地冲 985,因为 985 院校可能并不会因为你的努力就轻易给你机会。很多 985 院校明面上扩招,但暗地里把名额优先分给了保研的学生。为何大家如此偏爱保研学生呢?其实这不难理解。

就本校学生而言,有些学生从大一开始,每年的成绩都在专业前百分之几,这样的学生学校喜爱还来不及,会赶紧通过保研将其录取,根本不会让其参与考研这种筛选途径。



所以本校学生若来考研,说明其在学校里没有保研的竞争力,学校对其能力也心中有数。这样我们也就渐渐明白了,现在一些 985 院校让人捉摸不透的作风是怎么来的了。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