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落实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关要求,引导广大少先队员铭记革命历史、崇尚革命英雄、继承革命事业,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济南市济洛路小学以“教联体”为纽带,联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资源,打造了一堂沉浸式清明节红色主题教育课。通过老战士讲述、家长助讲、篆刻育人、实践体验等多元形式,让爱国主义教育跨越代际,深植童心。

【英雄故事·薪火相传】

活动第一环节中,学校邀请战斗英雄、二等战功荣立者禚宪美爷爷作战斗故事报告会。“当年我和战友们……”在录播教室主会场,身着军装、佩戴勋章的老战士禚宪美深情回忆峥嵘岁月。

禚爷爷从英雄的部队、平时多流汗,战场少流血“功臣炮”背后的秘密、英勇的战斗故事三个版块的内容展开宣讲。


学校思政教师同步结合历史影像,解读红色精神内涵,将英雄事迹转化为生动的育人素材。队员们专注记录,眼神中满是崇敬。“‘教联体’让红色课堂更有厚度。”教师刘玉强表示。


报告会结束后,少先队员代表心怀激动心情与爷爷进行了交流讨论,纷纷表示要学习爷爷的英雄事迹,将来为祖国的更加繁荣强大努力学习。


【家校共育·浸润童心】

活动第二环节,学校邀请退伍军人家长走上红色讲台,展示军旅老照片,讲述“我的从军日记”。孩子们触摸展板上的历史痕迹,感悟家国情怀。“家长志愿者的加入,让红色教育更接地气。”学校通过挖掘家庭资源,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场景化、生活化。



【篆刻特色·助力思政】

学校将篆刻艺术与德育深度融合,形成“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特色范式,在篆刻教师杨平的带领下开启了特殊的篆刻作品设计课,队员们以刀为笔,在印石上镌刻“精忠报国”“山河无恙”等主题作品,在传统技艺中体悟工匠精神与价值观的双向塑造。




【实践体验·少年力行】

爱国情怀,更需躬身践行。高年级队员巧手设计了清明节主题书签和抄手包作品;低年级队员通过诗朗诵《清明·致英雄》声声铿锵;操场上,师生齐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老战士庄严敬礼,少先队员高举队礼,红色基因在歌声中代代相传。




【育人新生态:教联体的济洛实践】

爱国是成长最鲜亮的底色!通过整合“家校社”资源,学校构建起“红色教育+”育人体系,通过学校主导、家长参与、社会联动让红色教育同频共振。这场跨越三代人的“国防课”,正是济洛路小学探索协同育人的生动缩影,让教育走出校园围墙,让爱国信仰扎根时代少年心田。

声明

本文来 源于 济南市济洛路小学 。以 上图 文,贵在分享,版权 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文编辑:铁扇公主

责任编辑:林美妮

山东教育发布 |

| | | |

投稿/新闻线索/爆料视频

一经采用将获得线索奖励

求推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