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乌冲突期间,有一个国家旗帜鲜明地支持俄罗斯的行动,并且获得了巨大收益,这个国家就是朝鲜。这段时间,美俄乌三方就停火问题反复试探,朝鲜也迎来了收获的季节。
就在前几天,俄罗斯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访问了朝鲜,并且和金将军举行了会晤。据媒体报道,朝鲜方面再次旗帜鲜明地支持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绍伊古则转达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对金将军的问候,感谢朝鲜在乌克兰问题上对俄罗斯的支持,重申严格执行在两国领导人此前达成的协议,也就是俄罗斯和朝鲜“在一方受到侵略时,另一方将进行援助”。
根据外媒分析,俄军在乌克兰战场的弹药消耗巨大,朝鲜趁机向俄军提供超过500万枚炮弹、数百枚导弹等军事装备,不但收获了数十亿美元的军火贸易收入,更重要的是有望从俄罗斯方面换取先进武器技术。例如俄罗斯可能向朝鲜提供米格—29、苏—27战斗机及相关升级技术,以及弹道导弹技术、潜艇技术等等。
还有消息称,朝鲜也有意通过俄乌战场实战检验自己生产的炮弹、导弹的性能,比如说 KN-23 战术导弹等等,为后续改进提供数据支持。除了通过实战检验武器性能,朝鲜派遣的特种兵和工兵参与俄罗斯境内的作战,也为朝鲜军队积累了现代战争经验,提升了军队实战能力,特别是特种部队的协同作战和工兵的战场适应能力。
绍伊古这次访问朝鲜的时间,安排得也非常巧妙。3月10日到21日,美韩举行“自由之盾”联合军演。朝鲜外务省发公报谴责美韩此举是极其危险得挑衅行动,是对朝鲜发动“侵略战争预演”。朝军还向西部海域发射多枚弹道导弹作为回应。一时间,半岛局势剑拔弩张。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绍伊古选择在美韩演习的最后一天抵达朝鲜首都平壤,其实双方什么都不用说,只要飞机一落地,俄方就已经向外界释放了强烈信号,美韩如果胆敢在半岛闹事,俄罗斯不会不管。
在俄乌冲突中,明确支持俄罗斯的国家大概可以分为三类:军事同盟或直接参与者有白俄罗斯、朝鲜、伊朗,其中伊朗和朝鲜提供了实质性军事支持;政治意识形态盟友有叙利亚、尼加拉瓜、厄立特里亚;地区利益捆绑国有马里,依赖俄军事顾问对抗叛军。
中国、印度、巴西、南非等金砖国家没有明确支持谁,但拒绝谴责俄罗斯,主张通过对话解决冲突。不能简单说这些国家的立场是“中立”,应该说我们的立场是“和平”。
土耳其是北约成员国中唯一拒绝参加对俄制裁的国家,收获了俄罗斯能源销往欧洲的中转协议。
参与制裁俄罗斯的主要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联盟,外加一个新加坡。而更多国家则是选择中立,因为他们影响力有限,经受不住任何一方的打击报复。
每个国家都要有符合本国利益的外交政策,无所谓对错,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而朝鲜在这一局中,表现非常出色,用极小的代价,得到俄罗斯的“安全保证”和技术支持,可谓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