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乌克兰继突袭库尔斯克州之后,又率兵占领了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的几处定居点。俄军也不断在乌东前线突进,妄图多侵占一些乌克兰领土。刚刚出现缓和迹象的俄乌局势再起波澜。

随着战争的持续,一些国家也逐步改变各不相帮的立场,以某种意想不到的形式参与到这场战争中,其中两个国家尤为令人深思,他们不光支持乌克兰,还是我们普遍认为的“潜在盟国”。这背后又有怎样的意涵与可能呢?

友邻援乌

根据印度、比利时等国的媒体报道,巴基斯坦已经通过特殊渠道援助乌克兰,变相介入俄乌战争。截止到2023年底,巴基斯坦已经向乌克兰提供了价值超过3.64亿美元的武器装备。



当然伊斯兰堡官方依然通过外交渠道一再声明巴基斯坦政府在俄乌战争上的中立立场,但巴基斯坦的武器依旧借助如“全球军事”和“诺斯罗普·格鲁曼”等多家美国军火贸易公司流入乌克兰。

据印度《经济时报》披露,光是122毫米和155毫米口径的炮弹,巴基斯坦就累计向乌克兰提供了320个集装箱。比利时的防务媒体《军事识别》也披露出巴基斯坦有意通过转口贸易,向乌克兰提供44辆T-80UD坦克的消息。

这些消息并非是空穴来风,根据英国BBC的报道,巴基斯坦国家银行在年度报告中就透露2022至2023财年,巴国武器出口总额增长了3000%,从2021至2022财年的1300万美元飙升至4.15亿美元。



巴基斯坦军事工业较为落后,先进装备全部依赖进口。如此国家的武器出口业务,能在短短一财年之内增长30倍,让人很难不联想到当下最大的地区冲突热点——俄乌战争。

除了巴基斯坦外,我国另一个西南方向的友邻——柬埔寨也屡屡对乌示好。柬埔寨不仅在2022年3月的联合国大会上同意谴责俄罗斯侵略乌克兰。金边当局还和日本一起,与乌克兰在排雷领域进行合作。

2022年11月,根据美联社的消息,柬埔寨当局就联合日本派出专家组,协助乌克兰政府清除俄罗斯军队在前线埋藏的地雷。除了派遣专家组外,柬埔寨还负责为基辅政权培训更多的排雷人员。



从2023年1月起,柬埔寨多次为基辅当局军人提供排雷训练。据柬埔寨媒体《柬中时报》报道,仅2024年8月7日的批次中,柬埔寨就为乌克兰培训了14名排雷人员。回国后,这些学员会教授更多乌克兰人逐步清理在乌东前线地区的地雷。

因为长期战乱,柬埔寨至今都残留有大量地雷,严重伤害当地居民。迫切的现实需要为柬埔寨锻炼出了一批即便缺乏先进装备,但依旧有较强清扫能力的排雷部队。也正是看重这点,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才牵线柬乌两国在排雷领域进行合作。

如果我们再结合洪森政府2022年3月在联合国大会上的表态,就不难看出柬埔寨当局在俄乌战争中持怎样的观点。



巴基斯坦和柬埔寨是我国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重要盟友。鉴于我国在俄乌战争中保持中立,但略微偏向俄罗斯的立场,很多人习惯性认为“巴铁”和“柬铁”会与我们保持一致,但为什么他们都在帮助乌克兰呢?

小国之道

我国一直奉行不结盟的外交策略,主打和平崛起。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互惠共赢,减少地区冲突与摩擦。但缺点就是与各国没有明确的,一致的立场,难以协调外交表态。

再加上我国在海外没有多少驻军基地,既不能在驻军地区拓展政治军事影响力,保护我国在海外的利益,也无法为他国提供安全保障,进而深度绑定所在国政府,形成较为稳定的盟友关系。



这些因素导致,尽管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份额较大,具有当下第二强的常规军事实力,但总有很多国家“不买我们的账”。甚至出现前脚“亲如老铁”,后脚“老铁扎心”的情况。如3月末突然没收我国企业资产,驱逐国企高管的尼日尔就是典型代表。

美国前国务卿布林肯曾在2024年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做过“要么在餐桌上 要么在菜单上”的表态,很多简中网民就认为任何国家对国际事务都应该持有立场,否则就要被“吃席”。但事实上小国,甚至是中型国家最不需要的就是立场。

美国著名国际关系学者——米尔斯海默曾对国际社会做过“耸人听闻”的断言,他认为国际社会处于弱肉强食的无政府状态。在国际外交间,强国就是可以肆无忌惮地左右小国或中等国家的命运。执棋的从来都是大国,除非抱团结盟,中小国家只有棋子的命。



因此,在审视国际关系时,应该放弃关系好就应该“穿一条裤子”的市井民众思维,以客观,甚至是冷酷地审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从巴基斯坦或柬埔寨自身立场出发,我们就能理解他们援助乌克兰的原因。

小国,甚至中等国家最大的诉求就是安全与发展。这就决定,中小国家除非有强力的安全保障,否则在国际事务中就应该秉承中立,不偏向的立场。

如乌克兰,在基辛格等学者眼中本可以成为欧洲与俄罗斯沟通的桥梁,“两头讨好两头吃”。但因为领导人的错误认知,在没有安全保证的情况下片面激怒俄罗斯,才招致了侵略战争。



同样,倘若基辅当局选择无脑支持莫斯科,那乌克兰也将面临如白俄罗斯一般被西方制裁,被俄罗斯逐步吞并、灭国的命运。因此,中小国家最需要的就是谁也不得罪,和谁都能合作,“朝秦暮楚”。

巴基斯坦和柬埔寨过去都曾经被比邻强国“霸凌”。在他们心中是明确反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因为普京单方面宣布破坏固有边界,侵吞别国领土。如果这种行为不被制止,会引发各地区强权的效仿。

但同时,他们既不敢得罪坐拥苏联遗产的俄罗斯,也不愿因为中立激怒乌克兰,及西方国家。两国就出现了不明确支援乌克兰,但都通过特殊方式对基辅传达善意的“精分”局面。



归根到底,大家都是为了各自利益。我们并不应该以某国领袖“公开示爱”,表示要和我们“站在一起,对抗美帝”就欢欣鼓舞,对其掏心掏肺。也不应因为某国若干立场和我们不一样,就视其为“叛徒”,不予理睬。大家都只是为了自己罢了,并不欠别人什么。

树大根深

话虽如此,但总巴基斯坦与柬埔寨“暗戳戳”支援乌克兰,我们也应该重新审视西方国家对世界的掌控能力。

根据外媒的报道,巴基斯坦同意通过多重交易的方式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弹药,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度过当时的经济危机。巴基斯坦当时欠下了70亿美元的外债,因为经营不善,迟迟无法兑付,已经面临如斯里兰卡一般的“债务破产”。



伊斯兰堡当局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求助,也被要求做出多项政治与经济改革。双方始终无法就结构性改革达成一致,导致对巴基斯坦的援助一拖再拖。此时,美国以帮助其与IMF达成协议,提供30亿美元避免债务违约为条件,换取巴基斯坦向乌克兰提供军火。

可见,巴基斯坦支援乌克兰一事,背后也有美国的穿针引线。同样,柬埔寨帮基辅培训排雷人员,也有日本的牵线搭桥。

自结束内战后,日本就成为柬埔寨重要的境外投资国。自1992至2018年间,日本向柬埔寨的优惠贷款就达到28亿美元,占柬埔寨境外贷款总额的15%。

另外,日本企业在柬埔寨也多有投资。从2021年到2024年间,日本企业每年在柬埔寨的投资总额都保持在20亿美元以上。两国贸易业突破20亿美元,日本是柬埔寨第五大贸易伙伴。



领导人首相洪森就曾表示,柬埔寨当下取得的发展成绩,与日本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可见日本在柬埔寨拥有不俗的影响力。

虽然碍于和平宪法,日本虽然无法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但长期为泽连斯基“打钱”,已成为乌克兰第三大援助国。日本此番串联柬埔寨和乌克兰在排雷领域合作,除了能保证日本企业在重建乌克兰时分得一杯羹之外,也能借机拉拢柬埔寨,增加对东南亚国家的影响力。

2022年6月,时任日本国防大臣的岸信夫就在与柬埔寨领导人会面时表态,希望柬埔寨能在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的时候,推动整个东盟批评俄罗斯,并积极以亚洲也可能出现类似情况为由,夹带日本意图联合东南亚国家干涉台海的私货。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即便西方国家集体衰落的大势已经较为明显,但其在国际贸易规则、金融、经济、舆论领域的优势依旧十分明显,可谓树大根深。“东升西降”可能是一个确定的趋势,但大概率要经历很长时间,才能在国际关系领域看到结果。

因此,我们还是应该更坚定地贯彻改革开放,用经济发展巩固现有优势,构建刚有约束力,对我国更有利的对外合作模式。只有如此,才能在可能的台海危机和中美对抗上占据优势。

参考文献:

《军援“无底洞”与欧洲防务困局》2024年5月27日《光明日报》

《北约新一轮军援安抚乌克兰》2023年10月12日《环球时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