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千年丝路驼铃与外交官的沙沙笔尖碰撞,会谱写何种壮阔图景?3月29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外联部、作家出版社主办,外交笔会、“一带一路”文学联盟、中国现代文学馆协办的《外交官笔下的“一带一路”》新书发布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从爱琴海畔到茫茫的非洲大漠,从“诗与剑”的俄罗斯文化到阿联酋风土习俗,《外交官笔下的“一带一路”》将世界多国的山川形胜、文化习俗尽揽纸上,“一带一路”建设被细化为鲜活的人物故事和有温度的历史瞬间。


《外交官笔下的“一带一路”》书封。

《外交官笔下的“一带一路”》一书是一部文化散文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收集了一些有驻外经历的退休使节写作的反映时代变化和世界人民精神面貌的文章,从亲历者的视角阐释“一带一路”如何促进文明互鉴、民心相通。全书共分上、下两册,上册的作者大多为驻各国使领馆的大使,下册的作者大多为驻各国使领馆的文化参赞。


《外交官笔下的“一带一路”》上册书封。

该书主编之一周晓沛为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老朋友理事会中方主席,外交笔会副会长,著有《中苏中俄关系亲历记》《大使札记——外交官是怎样炼成的》《别样风雨情缘》等书。另一位主编范中汇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文化和旅游部老干部诗社社长,曾由原文化部委派,在中国驻印度、印度尼西亚、加拿大、英国使馆、驻美国联络处工作,任正局级文化参赞等职。两位主编也参与了该书的写作。

周晓沛在新书发布会上表示,书中的外交官作者曾在“一带一路”地区辛苦耕耘,亲身经历了一系列重大事件,见证了一个个不平凡的历史瞬间,也领略了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色与风土人情。“他们既是国家使命的践行者,也是跨文化交流的摆渡人。他们用脚步丈量丝路,用智慧凝聚共识,用真情谱写和平。”


《外交官笔下的“一带一路”》下册书封。

在将中国故事讲出去之余,这些曾驻扎在世界各地的外交官也将外国故事带回来。这次他们以文学的方式书写了一系列“一带一路”建设中真实、立体、生动的外交故事,让中外交往的历史变得生动可亲、具体可感。

比如书中的《海上丝绸之路的驿站——马六甲》一篇,作者赖祖金(曾在中国驻巴基斯坦、卡拉奇总领事馆,新加坡使馆等任文化领事、文化参赞等职)讲述自己在马六甲海峡的所见所闻,追溯从郑和下西洋到现代港口合作的历史脉络,这些通过海洋展开的迁徙、贸易和文化传播,构成了“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篇章,而马六甲作为这条航路上的重要驿站,见证了中华文明与世界的深度交融。


《外交官笔下的“一带一路”》新书发布会现场。(彭丹/摄)

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原文化部副部长、前驻意大利大使丁伟为该书撰写序言,他提到,书中收录的虽然都是些过去的故事,但却是真正的中国故事,中国外交的故事,一个个可爱、可敬的中国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折射出中国外交的艰辛旅程、奋斗旅程、辉煌旅程,折射出无数中国外交官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默默耕耘和执着贡献,折射出他们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人民和文化尊重、尊敬的宽阔胸怀。 “在这本书里,我们既可以欣赏到他们笔下世界文化百花园的姹紫嫣红,更能看到中国外交官虚怀若谷、谦逊好学、开放包容的精神风貌。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应该永远传承的。”


《外交官笔下的“一带一路”》新书发布会上的书籍展示。(彭丹/摄)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在会上表示,长期以来工作在外交事业上的领导和同志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祖国和人民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2013年“一带一路”的倡议被提出后,更是凸显了长期以来默默工作在世界各地各个岗位上“外交人”的成绩。作为向海外讲述中国故事的主力军,外交官们的风采故事也是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家协会于2021年发起成立“一带一路”文学联盟,为推动“一带一路”文明交流和民心相通贡献了文学力量,《外交官笔下的“一带一路”》便是联盟建设的成果之一。希望本书能成为一扇窗口,让更多人读懂“一带一路”背后的中国智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