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篇来自央视的文章,直接撕开了娱乐圈那层“遮羞布”,让人看到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有些明星即使文化水平不高,脑袋空空如也,却依然能获得巨额收入。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些明星不仅在国内频频出丑,甚至在国外也丢尽了脸。难怪在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提出了演员需要多学习的建议。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没有文化的流量明星究竟能走多远呢?





明星屡次海外出糗,央视怒斥

提到王一博,可以说是无人不晓。作为娱乐圈的顶流明星,他受到了无数粉丝的喜爱,但他的表现却时常让人感到失望。

还记得在影视剧《无名》的路演活动中,当被问到角色相关的问题时,他竟然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场面一度十分尴尬。这不禁让人感叹,平时不学习,关键时刻真的会掉链子啊!



不仅如此,在直播过程中,王一博还出现了严重的错别字问题。四个字的“到此一游”,他居然写错了三个字,这让网友们笑得前仰后合。





当然,娱乐圈中像王一博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类似的事件层出不穷,有些明星的行为更是让人哭笑不得。

大家是否还记得曾经的一个热搜?仅仅因为“展信佳”三个字,就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直到点开词条,大家才发现事情有多荒唐。



原来是一个偶像团体收到粉丝来信,信的开头写着“展信佳”。然而,他们竟然把这三个字当成是粉丝的名字。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流量明星在公开场合频频出现错别字的情况。比如孟美岐在为考生加油打气时,将“金榜题名”写错;代言品牌“纯甄”也写错了。



歌手胡夏同样如此,也将“金榜题名”写错,发现问题后赶紧重新发了一条微博。而演员何与则更加离谱,把“不负韶华”写成了“不负昭华”。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一些明星甚至连基本常识都不清楚。例如杨洋,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到奇数偶数的问题,结果一脸茫然,完全分不清楚。



备受关注的“谋女郎”刘浩存也不例外。抛开演技不谈,她从进入娱乐圈开始就争议不断。除了过往经历引发争议外,她的文化素养也备受质疑。

有一次采访中,当被问到“什么是演员,如何看待演员这个角色”时,刘浩存的回答语无伦次,最后甚至请求删除这段直播内容。

在颁奖典礼上,主持人让她和前辈倪妮一起写下对导演张艺谋的评价。倪妮用“匠心”二字展现了对导演的深刻理解和赞赏。

而刘浩存却简单地用了“单纯”二字来形容这位国师,这难免让人怀疑她的能力。在如此重要的公众场合,刘浩存的表现实在难以令人满意。



相比之下,接下来要提到的这位明星“翻车”事件更是让人意想不到。毕竟这一家可是娱乐圈出了名的“学霸”家庭。



早在2011年,年仅五岁的黄多多随父母黄磊与孙莉首次参加《鲁豫有约》节目时,落落大方的表现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喜爱。

随着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的爆红,黄多多更是圈粉无数。如今,她已经成长为一位大美女,并且从名校毕业。



原本以为黄多多的人生会一直顺风顺水,但她自己发布的一段视频却暴露了真实的文化水平。

事情发生在黄多多更新的一系列读书栏目中,网友们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明明已经是高中生的她,在朗读幼儿绘本时,竟然出现了诸多错误。

例如,“防御”、“闯荡”、“木屑”、“河堤”等常见字词,她全都读错了。这种低级错误让人大跌眼镜。更有网友指出,“流淌”的读音“tang”,简直太讽刺了。

各种评论铺天盖地而来,甚至有人在评论区写下长文,认为黄磊真的该注意一下黄多多的教育问题了。



不过,有其父必有其女。黄磊也曾因读错字被人诟病。在《向往的生活》节目中,黄磊将“聒噪”读错,最后还是刘宪华纠正了他的发音。

虽然这是综艺节目,很多人觉得可能有“包袱”在里面,但从黄多多的事情来看,这很可能真的是读错了。



黄多多事件发生后,她迅速删除了视频,并发布了一封道歉信。然而,这份道歉显得过于官方,很多网友并不买账,甚至嘲笑她“得的地”不分,是个彻头彻尾的文盲

原以为有些明星在国内暴露自己的无知也就罢了,但还有一些明星直接在国外丢脸,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赵露思的事件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尽管许多粉丝为她打抱不平,但她在国际舞台上确实闹出了一个大笑话。

赵露思好不容易成为了中法环境月的大使,结果在发言时,竟然把中法建交60周年说成了40周年,这一下可把人给整懵了。



消息曝光后,立刻遭到许多网友的吐槽。毕竟她好歹也是个大使,连这么基本的历史常识都不知道,真是丢脸丢到了国外。

这件事无疑反映出我们一些明星的文化素养还有待提高。代表国家出访,参加各种国际活动,如果连基本的历史、地理、政治常识都不了解,简直是在出洋相。



更何况,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底蕴。如果连这些都无法展现出来,实在让人质疑,靠流量的明星究竟能走多远。难怪央视怒批,两会上提议演员多学习...





两会委员提案引发反思

从2023年至今,央视不止一次发文批评娱乐圈的“文盲”现象。字都写错,一问三不知,又怎么能演好一个角色呢?



随着娱乐圈“文盲”现象愈演愈烈,在今年的两会提案中,人大代表冯远征直接呼吁演员们要加强文化学习。

冯远征认为,演员拼的不是流量,而是文化底蕴。像中戏、北京电影学院、上戏这样的学校应该采取“精英式”培养方式,“培养出来的应该是特别优秀、特别出色的演员,所以不能随意扩招”。



作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掌舵人,冯远征感慨道,如今的教学标准日益下降,招收新生成为了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达标的考生寥寥无几,基本功令人堪忧。

在指导学员时,冯远征不得不每天花时间训练基本功。然而,这本应是学校教育的重点,但现在看来,学校可能在这方面有所松懈。



消息曝光后,立刻获得了全网好评。网友们纷纷留言表示赞同冯远征的观点,毕竟他说得太有道理了。

演员的工作就是要塑造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阅历,又怎么可能演得好呢?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郝蕾曾经在节目中说过的一句话:“演员门槛太低,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当演员!难道我们很没有文化吗?”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文化对于演员来说,到底重要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