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美国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而近期美国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思一系列丑闻事件,更是成为全球舆论的焦点,沦为世界的笑柄。
赫格塞思的丑闻堪称五花八门。先看信息安全方面,在民用社交软件上,他与其他政府高官热烈讨论美国对也门胡塞武装发动打击的事宜,离谱的是,竟在群聊里提前泄露美军打击计划,其中涵盖具体时间、武器部署等高度机密的细节。更戏剧性的是,他还错将《大西洋月刊》主编拉进群,这一乌龙事件瞬间引起了美国国内对政府信息安全的强烈质疑。美国国会两名民主党参议员愤怒指责涉事高官“缺乏最基本的信息安全常识”,直言“如果此事涉及普通军官或情报人员,他们早已被解雇”,并呼吁赫格塞思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尔・华尔兹等高官辞职。
在人事任命上,赫格塞斯疑似严重违反《反裙带关系法》。他的弟弟菲尔・赫格塞思担任国土安全部部长高级顾问和驻国防部联络员,办公地点就在国防部五角大楼,办公室离防长办公室近在咫尺。依据1967年联邦《反裙带关系法》,政府官员严禁任命亲属担任其管辖范围内的文职。尽管五角大楼试图辩解该职位属跨部门任命,但法律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菲利普的实际工作与赫格塞思的职权范围紧密相关,明显涉嫌违规。熟悉美国联邦雇佣法律的人士表示,政府部门“一把手”的家人担任这一职务很罕见,“这件事起码没通过道德测试”。并且,皮特・赫格塞思先前出任“退伍军人关爱美国组织”首席执行官时,曾雇用菲尔・赫格塞思为该机构公关,后来这个非营利机构陷入资金困难,这也让菲尔・赫格塞思是否适合在联邦政府担任现职受到广泛质疑。
再说到外事活动,赫格塞思曾两次带着妻子詹妮弗・赫格塞思出席涉及敏感信息的外国军方高层会谈。他的妻子是前福克斯新闻制片人,毫无接触机密信息的安全许可。而此类会议本应严格限制参会人员,普通公民列席其中,极有可能影响国家安全决策的保密性。其中一次是3月6日在五角大楼与英国国防大臣约翰・希利的会谈,当时正值跨大西洋联盟关系敏感时期,前一天美国刚宣布终止与乌克兰的军事情报共享,这场会晤不仅探讨了美方决策背后的考量,还涉及两国未来军事合作;另一次是2月在布鲁塞尔北约总部举行的会议,讨论的是对乌克兰的支持。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一些外国与会者对詹妮弗・赫格塞思的出席感到惊讶,不清楚她的身份。美国两党的国会议员都对赫格塞思处理敏感军事信息的方式忧心忡忡。
除此之外,在被提名国防部长时,赫格塞思就深陷争议漩涡。2017年,他被指控在共和党妇女联合会会议期间性侵一名女性,后续虽以“双方自愿”为由和解并支付赔偿金,但这一事件始终是他身上的污点。他还提议将美国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并在社交媒体发起投票,虽说获得54.3%网民支持,马斯克等右翼人士也公开声援该提议,可还是引发舆论一片哗然。在南海问题上,他大肆渲染“中国威胁”,推动在菲律宾部署“堤丰”导弹系统,被中方严斥为“搅局者”,中方敦促美方摒弃“零和博弈”的执念,不要煽动战争。
而与赫格塞思的种种争议相比,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任人唯亲同样饱受诟病。美国宪法对总统候选人的资格限定极为有限,仅要求年满35岁、出生时为美国公民、在美国居住满14年,对刑事指控、道德争议或财务问题未作限制。这就导致即便特朗普面临91项刑事指控,只要未被定罪,其参选资格便不会被法律剥夺。在高度极化的美国政治环境中,特朗普的支持者常常将针对他的指控视作“政治迫害”,政党利益凌驾于体制健康之上,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效应。
特朗普在第一任期时,充分利用总统不受《反裙带关系法》约束这一点,任命女儿伊万卡和女婿库什纳为白宫高级顾问。伊万卡负责女性经济赋权、推动带薪产假等事务,库什纳则主导中东事务、刑事司法改革等重要工作。虽说他们在各自负责的领域有所动作,如伊万卡发起“女性全球发展与繁荣计划”,库什纳推动《亚伯拉罕协议》谈判,但也引发诸多争议,包括安全许可问题、利益冲突等。到了特朗普的第二任期,其直系子女未进入政府,不过通过姻亲关系延续家族影响力,提名了两位亲属担任高级职务。这一“家族政治”现象让法国、德国等北约成员国心存担忧,虽表面保持沉默,实则私下担心这会削弱跨大西洋合作。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特朗普自身也是丑闻不断。在一个正常的国家治理体系下,像特朗普这样官司缠身的人,很难有资格去竞选总统。可在美国,这一切却成为现实,这无疑也是美式霸权政治的一个显著特征,反映出美国政治体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严重弊端和漏洞,无论是赫格塞思的种种丑闻,还是特朗普的任人唯亲与诸多争议,都让美国的政治形象在国际社会大打折扣,也让人们对美国所谓的民主制度产生更多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