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2025中关村论坛持续进行。论坛期间,来自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中关村京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中关村门头沟园以及北京他山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他山科技”)的代表共同探讨了京港科技成果转化,整合国际化资源,搭建跨境合作平台,推动内地科技企业扬帆出海等热点问题。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要成为内地企业出海的超级“增值人”

参与讨论的人士表示,北京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拥有深厚的基础研究底蕴和丰富的科技成果转化经验;香港是连接国际创新资源的关键窗口。两地在原始创新、基础研究、创新生态、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为科创企业提供了肥沃的成长土壤。北京和香港目标一致而优势互补,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有望取得“1+1>2”的成效。

而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和北京他山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模式有望成为其助力内地企业“走出去”的典范模式之一。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主席陈祖恒指出,香港的独特优势,指出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将联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为科技企业提供跨境金融、法律咨询、国际标准认证等一站式服务,整合国际化资源,搭建跨境合作平台,精准对接内地技术与全球市场。

陈祖恒说,香港生产力促进局要成为内地企业出海的超级“增值人”,而不仅仅是“超级联系人”。内地企业来到香港,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首先是要帮助内地企业增值,然后更要帮助内地企业出海。

陈祖恒强调,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拥有丰富的项目经验,尤其是在机器人硬件架构和智能控制系统开发方面。随着机器人技术、传感器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持续发展,服务机器人有望在老人院看护、夜间巡视、房间清扫、家庭巡护、娱乐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我预期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将会与中关村的企业有越来越多的合作。”陈祖恒说,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的经验能够帮助他山科技将其技术和相关产品更好地应用于香港和内地市场,助力其积累经验并将业务扩展到海外。借助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贸易枢纽的优势,为内地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便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实现更多京港科技创新联动,促进京港产业国际化发展。

据悉,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将于4月11日成立“出海服务中心”,联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为科技企业提供跨境金融、法律咨询、国际标准认证等一站式服务,整合国际化资源,搭建跨境合作平台,精准对接内地技术与全球市场。

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合作,内地科创企业出海有抓手

作为从事国内尖端触觉感知技术的硬科技公司,北京他山科技有限公司在出海时却面临着一些难题。

北京他山科技有限公司CEO马扬表示,内地的企业想要出海,需要面对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国外的供应链市场并不完备。比如机器人方面,类似于他山科技这样的企业在内地只需要给客户提供机器人的触觉感知能力解决或设计方案,但他山科技本身却不用去生产一个机器人。但在内地以外的市场,更多的客户需要的不是技术的整合,而是一个完整的产品,这就需要企业在上下游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为我们提供了实际的应用场景,围绕这个场景,我们可以研发具体的产品,让技术出海有了抓手。”马扬表示,“截至目前,我们已经跟生产力局展开了4个具身智能方向项目的紧密合作,未来还会有更多合作项目落地。”

记者了解到,他山科技作为首批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签署科研合作意向协议的中关村科创企业之一,于2024年9月加入“京港研发加速中心”,积极推动智能型机器人技术产业化。

目前他山科技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在具身智能方向上已取得显著成果。其中,自主研发的数模混合AI触感专用芯片及触觉感知算法,成功攻克了触觉多维感知信号同时解析的全球技术难题,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双方已展开多个关于具身智能方向的紧密合作,未来还将有更多项目在香港落地。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张晓翀

编辑 徐倩

校对 卢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