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科幻作家 刘慈欣 近日在2025中国科幻大会再谈AI对文学冲击,直言:人类写作不存在AI无法替代的部分。

他认为,当前AI虽欠缺情感洞察与创造力,但10年、20年后可能全面超越人类科幻作家,届时读者只需输入需求,AI便能生成定制化小说,不满意还能重写。

对此,他呼吁创作者停止用“灵魂”“情感”来自我麻痹,应直面“文学创作将被彻底重塑”的现实。要以开放心态迎接技术浪潮,并积极应对由此引发的创作行业颠覆性变革。

同时,他断言未来将仅有少数顶尖作家能暂时守住阵地。

作为《三体》之父,刘慈欣始终站在科技与人文的交叉点思考。他坦言AI写作已具备基础叙事能力,但想突破“天花板”仍需解决核心问题:如何让机器真正理解人性与社会复杂性。



刘慈欣,山西阳泉人,中国当代科幻文学巨匠,被誉为“中国科幻第一人”,代表作《三体》获亚洲首座雨果奖,其作品以宏大宇宙观与硬核科技想象著称。《流浪地球》等作品影视化后引发全球关注,推动本土科幻走向国际。

·「点赞、关注、评论、收藏、转发」是我们持续更新的动力!️
· 本文综合自网络,如有错误,欢迎评论区指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