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照片显示,正在第7次海试中的福建舰疑似进行抗冲击试验,舰体旁边炸出巨大“浪花”,体积甚至比福建舰要大上百倍。如果这个场面是真的,那么福建舰进度比预想还要给力,这次海试不单纯是进行舰载机弹射拦阻测试,再加上抗冲击试验等同于服役前最后测试。
由于海试周边天气不错,基本属于万里无云所以能见度很高,一团呈爆炸后扩散形态的照片出现在航母右舷,理论上跟传统抗冲击试验相似。虽然也有一种可能性是云朵刚好在上方,不过从海面投射阴影看高度有限,而且出现位置极为突兀,所以还是有概率是猛烈爆炸后产生的浪花。只是相比福建舰范围实在太大,这种爆炸威力也远超传统试验场景,或许为了能更真实反映实战要求所以炸药用多了。
全舰抗冲击试验并不罕见,正常新型军舰首舰都会进行这种测试,主要用来检验舰体结构强度,以及舰载电子设备、武器系统、动力系统等,在遭遇近失弹爆炸后会有什么影响、能否正常工作。一切以实战化要求为准,所以通常会在舰体舷侧预设炸药,对距离和深度有一定要求,正常情况下距离舰体约100米。
通常抗冲击测试会分为三个阶段,根据不同强度进行爆炸试验,最高级别爆炸威力产生的冲击波,甚至可以等同于3.5-4.5级地震强度。真实模拟极端战斗环境,全面测试舰艇战场生存能力,以及舰载系统极限使用性能等。在这个领域可以参考美国海军,他们研制的主力舰载在正式批量建造前,都会用一两艘进行这种试验,以保证舰艇在实战中可以更扛炸。
不过也有特殊情况,比如海军辽宁舰和山东舰好像没有进行这种测试,主要是它们的原型属于苏联“瓦良格”号航母。设计方面已经很成熟,使用了那么多年也很可靠,经过技术和实战使用验证,已经没有必要进行成本很高的全舰冲击试验。反观福建舰有很大不同,作为国产首艘电磁弹射大型航母,从舰体结构、配套子系统,以及舰载机全部是全新设计,未来可能还会继续打造同类舰,当然很有必要进行抗冲击试验。
特别是电磁弹射器不像滑跃起飞,巨大冲击波可能对它正常使用产生影响,我们又是第一次采用这种设计,所以在最后海试阶段把好关很重要。这类试验海军也有经验,之前公开报道中052D型驱逐舰在航行状态下开展过相同试验,舰员必须在各自岗位上正常工作,模拟真实性非常强。虽然试验可能导致舰体或者舰载设备损坏,但及时发现不足进行改进,可以让舰艇拥有更强的战场生存性。
回到卫星照片中的福建舰,从航迹看它在海上全速前进,而且还有几个极速直角转弯。有点像在进行动力和机动性测试,但福建舰动力测试早就得到验证,这次显然有新的工作任务。有人认为这是在弹射舰载机找逆风位置,但不应该在极短时间内风向一直变,而且它的目标好像很明确就是奔着“浪花”而去,特别是最后一次转弯刚好和“浪花”平行。
福建舰航迹直奔“浪花”而去
虽然目前还是疑似试验,但对于福建舰来说海试已经进入尾声,只在第7次海试舰载机成功完成弹射测试。接下来再安排几次,主要进行适应性使用让大家更熟悉,或许交付就意味着服役,而且是具备一定战斗力的超前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