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直升机,翱翔于蓝天,俯瞰广袤无垠的花海。近日,奉贤菜花节推出特色郊野低空经济旅游项目,共3个价位可选择,新颖独特的体验方式让市民游客跃跃欲试。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通用航空为核心,融合了航空制造、运营服务、科技创新等多领域的综合性经济形态。过去,谈及低空经济,许多人觉得“高大上”,似乎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很遥远。而奉贤菜花节引入直升机项目的创新实践,正是低空经济以多样化姿态融入现实图景的生动例证。
近来,“低空经济”已成为人们口中的高频词。千米以下的空域里,各类飞行器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重构城市生活。“打空中的士”“乘飞行巴士”,这些曾经只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场景,如今正一步步走进我们的现实生活。
作为新兴消费领域,低空经济无疑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巨大的市场潜力,正以“低空+”的无限可能渗透进文旅、物流、通勤等多元场景,撕开未来生活的想象边界。比如,去年底开始,上海国际赛车场结合低空经济陆续推出赛道试乘和直升机观光产品的试运营,到上赛场空中看“上海”,非赛期接待游客人次大幅增长。再如,今年2月20日,上海首条高校无人机配送航线启航,东起五角场合生汇,西至复旦东区学生公寓,架起一座空中美食桥梁,大家纷纷感叹:“低空经济竟在我身边!”
当消费场景从地面向低空延展,一片兼具科技含量与体验价值的消费市场“新蓝海”正从云端拔节生长。一方面,离不开政策的积极引导。政府相关部门正逐步放宽低空领域的管制,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努力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技术的飞速进步为低空经济插上翅膀。无人机技术日益成熟,让物流配送更加高效、精准,智能导航、远程监控等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保障了低空经济的运行安全与服务质量。
低空经济是连接智能制造与终端消费的纽带,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发展瓶颈,比如成本高昂、专业人才短缺等。为此,政府应继续加大支持力度,推动低空经济的市场化应用;高校和培训机构应加强对低空经济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输出,以满足市场需求。
唯有以“低空+”的场景创新为支点,打开产业发展新空间、挖掘更多消费新业态,才能撬动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政府与企业应携手合作,共同推动低空经济的健康发展。政府可以加强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和引导,规范行业标准;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创新服务模式,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低空经济不仅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更将改写我们的生活方式,让“天空之城”不再遥远。
(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