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2025减贫治理与全球发展(怒江)国际论坛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开幕。会上,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会长,原国务院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刘永富分享了中国积极探索建立防止返贫致贫长效机制的情况。


2020年,中国历史性地消除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后,防止返贫致贫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2021年至2025年,中国设置5年过渡期,对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扶上马送一程,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过渡期内,脱贫攻坚的主要帮扶政策保持稳定。

刘永富对此表示,经过努力,中国有效防止了规模性返贫。通过发展生产、支持就业等措施,脱贫人口的年人均收入从2020年的10740元增加到2023年的16390元;脱贫劳动力务工人数每年保持在3000万人以上,务工收入占脱贫人口收入的三分之二左右;累计识别防止返贫致贫对象261万户800多万人,主要是因病、因残、务工就业不稳等,通过帮扶,60%以上已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2025年是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刘永富介绍,中国将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总体评估,研究制定过渡期后帮扶政策体系,完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对欠发达地区,支持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开发人力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对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实施开发式帮扶;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实行社会保障兜底。

“各个地方有各自的关键制约问题,有的是路的问题,有的是水的问题,有的是病的问题,产业的问题是比较突出的,各地需要因地施策,综合解决。”刘永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刘永富还特别提到,贡献不分大小,企业在对口帮扶时,应该发挥自身的长处和优势。

来 源:红星新闻‍

总监制:姚卜成

监 制:韩世雄

编 辑:张琼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