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无视中方的劝告,贸然毁约开火,终于引发了意料之外的后果,以方目前的处境如何?为什么将停火协议视为无物?美国这次还能力挺以色列吗?
据参考消息报道,以色列在外部多线作战的同时,其内部也酝酿着一场斗争,数万名以色列人走上街头,问责内塔尼亚胡政府,有专家指出,若以色列政府一意孤行下去,将可能在以色列深陷战争困局之际引发动乱。
【以色列正面临“内外交困”】
不听中方忠告以色列自食其果
事实上,以色列这种“内忧外患”的处境纯属咎由自取,中方早已给出过中肯的意见,被以方一次次无视。
甚至就在最近,中方代表还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发言中,明确谴责了以色列对叙利亚的空袭,并要求以色列尽快撤军,这种立场体现了中国一贯坚持的和平共处原则和国际法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的建议并非单纯偏向某一方,而是基于维护地区稳定和推动和平谈判的目标,通过对话而非武力解决问题,是中国为解决中东问题提供的建设性方案。
对于解决中东的复杂问题,中方始终强调,只有通过和平谈判和外交手段,才能真正实现长期稳定的和平,反观以色列一味依赖军事手段,只会陷入“打—报复—再打”的恶性循环。
反之,若以色列如果能够接受中国的建议,积极参与多边会谈,寻求与邻国及巴勒斯坦方面的妥协,将有助于缓解紧张局势并逐步建立互信,但现实证明,以色列一意孤行地走上了另一条道路,也因此引发了更大的危机。
【以色列毁约再次挑起战争】
以色列“内忧外患”是必然结果
此次发生在以色列的抗议活动,起因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解雇了国家安全总局局长,原因是他在应对哈马斯袭击时有失职的表现,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在“公报私仇”。
这反映出以色列政府内部存在的分歧日益明显,但归根结底,这种分歧是以色列不断挑起外部战争的必然结果。
明眼人都能看出,以色列在叙利亚和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表面上是为了消除威胁,但实际上却进一步激化了地区矛盾。
与此同时,叙利亚作为阿拉伯国家的一员,此次空袭直接导致了阿拉伯世界的普遍不满,甚至可能促使更多国家联合起来反对以色列。
长期的战争在以色列国内引发了巨大的争议,随着生活成本上升和经济压力激增,以总理内塔尼亚胡遭到大量民众和反对派的强烈反对。
而可以预见,在未来以色列还需要用更多的军事行动,来一次次地树立自己“军事强国”的形象,往往会导致敌对势力更加坚决地反抗,陷入漫无止境的循环。
【以色列用武力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美国也帮不了以色列
而作为以色列背后最坚定的“支持者”,对于以色列当下的处境,美国要负很大的责任,却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长期以来对以色列的无条件支持,助长了以色列在中东地区采取强硬政策的倾向。无论是军事援助还是外交庇护,美国的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以色列的冒险行为。
但在特朗普上台后,意识到美国自己也要面临着诸多国内挑战,包括经济复苏乏力、社会分裂加剧以及党派斗争等问题。
【美国不会站在以色列的立场思考问题】
这些问题使得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投入能力大打折扣,难以像过去那样全力支持以色列。
总的来说,以色列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区域合作和多边机制来解决,而这也是美国不擅长的。
更重要的是,美国的利益优先原则,决定了它不会真正站在以色列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以色列想要像以前一样,通过美国的帮助解决问题,显然不太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