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年轻干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扎根基层、勇挑重担,在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社会治理等一线战场上书写着青春的答卷。他们是时代的“生力军”,是党和人民事业薪火相传的“接班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年轻干部如何以青春之我扛起时代之责?答案就藏在他们的奋斗故事里。

一、以“闯”的锐气,做改革创新的破局者

新时代的年轻干部,成长于信息爆炸与技术变革的浪潮中,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敢于打破常规。在浙江某县,90后干部小李带领团队开发“数字乡村”平台,将农产品销售、村民议事、政务服务搬上“云端”,让偏远山村的土特产走出大山;在粤港澳大湾区,一群青年干部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用大数据优化交通、用区块链技术提升政务效率……他们用创新思维破解难题,用技术赋能传统工作模式,展现了年轻一代的“破圈”能力。

二、以“实”的作风,做扎根大地的耕耘者

“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这句话成为许多年轻干部的座右铭。在云南边疆,95后选调生小张驻村三年,走遍全村137户家庭,用“一户一策”帮助村民发展特色种植业;在东北老工业基地,青年干部小王牵头老旧社区改造,通过“居民议事会”收集300多条建议,让改造方案真正贴合百姓需求……他们脱下“西装革履”,换上“运动鞋牛仔裤”,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赢得民心。

三、以“韧”的品格,做攻坚克难的奋斗者

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年轻干部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抗压韧性”。在疫情防控最前线,28岁的街道干部小陈连续40天驻守封控区,协调物资配送、安抚群众情绪;在科技攻关战场,35岁的航天工程师团队日夜鏖战,突破“卡脖子”技术……他们中有的人脸颊被高原紫外线灼伤,有的人在实验室熬白了头发,但始终保持着“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冲锋姿态。

四、以“学”的姿态,做终身成长的追光者

新时代的年轻干部深谙“本领恐慌”的危机感。他们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利用碎片时间学习“区块链+政务”“新媒体传播”等新知识;主动参与跨部门轮岗、赴发达地区挂职;在“学习强国”“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持续充电……某省组织部的调研显示,85%的年轻干部年均参加培训超100学时,形成“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良性循环。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年轻干部的成长,需要组织的“阳光雨露”培养,更需要自身“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自觉。当我们看到“90后”镇长直播助农、“00后”选调生编写村史、“海归”博士扎根西部搞科研……这些青春身影正汇成一股磅礴力量。他们用行动宣告: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干部,绝不是“躺平的一代”,而是堪当大任的强国一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