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2025上海黄浦半程马拉松举行。这场亚洲首个“轮滑+路跑”马拉松创新赛事,吸引了全球49个国家和地区超32000人报名,角逐8000个参赛名额,成功在国际马拉松赛事版图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很荣幸,我能成为这项赛事的一名配速员,服务众多跑者。我们的脚步不为追求个人成绩,而是化作八千名跑者的引路旗帜,在黄浦江的春风中,叩响城市的心跳。
图为张菁菁
我叫张菁菁,曾经是一名跑步“小白”。刚跑步时,我体能很差,跑几步就气喘吁吁。记得首次夜跑是在故宫附近跑6公里,途中累得几次想要放弃。幸运的是,跑团成员不断鼓励还是小白的我,甚至放慢速度陪伴我坚持到终点。跑完后,那种油然而生的成就感,和出乎意料的解锁新技能,让我感觉我又可以了。
那一次,我瞬间爱上了跑步!
跑步是一项门槛不太高的运动,只需一双跑鞋,利用工作之余的碎片时间,就能轻松开启跑步之旅。刚开始跑步,不要过于在意速度和距离,最重要的是勇敢迈出第一步,享受跑步的快乐。之所以,这次当配速员,我的初衷很简单:想把自己曾经受到的鼓励传递下去,将跑步的快乐、黄浦区的美景传递给更多渴望了解这座城市的人。
这是一项让我感觉特别温暖、人性化的赛事。黄浦区凭借出色的城市综合治理能力,为跑者打造了理想的跑步环境。赛道平坦、标识清晰,交通疏导井然有序。补给站设备齐全,休憩长椅和垃圾桶布局合理,处处彰显人性化关怀。
我们配速员的别称又叫“兔子”,职责就是引导跑者按照稳定的节奏跑步。作为一名配速员,我们也是跑者与城市之间的桥梁。我们的使命不仅仅是提供明确的速度指南,更要在赛道上给予跑者情绪陪伴和精神支持。我们可以通过介绍黄浦区的城市更新景观,让跑者感受到这场赛事的文化价值。有些跑者可能没有成绩的追求,但有了这些情绪价值的供给能支撑他们继续完赛,让人感觉没有白跑一趟。
清晨的外滩,美轮美奂的第一立面天际线,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展开在眼前。新旧建筑交相辉映,宛如一部生动的城市变迁史书。我还途经了中共一大会址,厚重的红色文化与古朴的石库门建筑相互交融,让人肃然起敬。步入中央科创区滨江步道,科技感十足的智能设施点缀其间,澄澈江面上倒映着造型前卫的科创建筑,尽显这座城市澎湃的创新活力与独特魅力。
第一次在黄浦半程马拉松当配速员,感觉很棒!
跑步不仅重塑了我的生活,更启发了我以全新视角,投身黄浦区的建设与发展中。自去年黄浦区党建干部人才双向交流工作开展后,我作为华建集团华东院派驻干部,积极投身“经典黄浦·城市更新”党建平台的工作中。凭借跑步中对黄浦的深度感知,我深深地意识到跑者对城市景观、公共服务设施有着多样化的需求。这也激发了我为区域发展建言献策、推动城市更新工作的动能,更好地满足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展望未来,我希望在挂职锻炼过程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搭建起合作的桥梁,助力外滩第一、第二立面等区域的城市更新工作,让这些区域重焕生机。同样,也希望黄浦区继续以跑步赛事等多元活动为契机,持续优化城市空间与服务,让体育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绘就“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美好新图景。
记者 / 王月华
编辑 / 孙超慧
图片 / 陈嘉明 周菲 受访者本人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