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高烧,竟让一个 10 岁女童的生命戛然而止,这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更引发了一系列关于医疗责任与维权的复杂问题,至今仍令人痛心与深思。
童瑶,这个老家在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怀玉乡农村的女孩,3 岁起就被父母送回老家由爷爷奶奶照顾。2022 年 3 月 2 日晚,她被发现发烧,喂药后稍有好转。然而,次日凌晨体温再度升高,奶奶急忙送她到怀玉乡卫生院。卫生院开门后,医生排除新冠,测得 40.7℃高烧,诊断为发热待查等并开药输液。但血常规检查却等到下午才化验。中午,童先生得知女儿脸色差,让母亲转院。下午 3 时,童瑶被转入玉山县黄家驷医院(玉山县人民医院),此时她已呼吸困难、意识模糊。医院诊断为重症肺炎、感染性休克等,建议转院,并联系呼吸机。尽管浙江、江西两地交警接力护航送呼吸机,可最终因童瑶病情危重,计划取消。不久后,在等待转院时,童瑶心脏骤停,抢救无效死亡,诊断为 7 种疾病。
女儿的突然离世让童先生难以接受,他开始多方维权。2023 年 1 月,玉山县公安局因童先生涉嫌寻衅滋事案对其取保候审,后县检察院不予批捕,最终解除取保候审。当地对此事高度重视,成立联合调查组。县卫健委调查后,因病历书写不规范对怀玉乡中心卫生院警告并罚款 2 万,对当事医生暂停执业一个月。同时告知童先生医疗纠纷处理程序和尸检规定,但家属不同意尸检。经专家讨论,认为怀玉乡中心卫生院诊疗活动与童瑶死亡无直接因果关系。
然而,童先生认为两家医院存在过错。怀玉乡中心卫生院未详细问诊、检查,延误治疗;玉山县人民医院抢救不积极规范。2024 年 7 月委托鉴定后,江西铭志司法鉴定中心认为怀玉乡中心卫生院诊疗过错与童瑶死亡存在因果关系,为次要原因力;玉山县人民医院抢救稍有欠缺,为轻微原因力。童先生对鉴定结果不服,希望重新鉴定,还要求追究相关办案人员责任并赔礼道歉。
这起事件中,一个鲜活生命的消逝令人痛心,医疗纠纷处理及维权过程也暴露出诸多问题。社会各界对此事件的关注,不仅是对一个家庭悲剧的同情,更是对医疗安全与责任追究机制的深刻反思。童瑶的离世,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基层医疗机构在诊疗流程、应急处理及病历记录等方面的不足,同时也凸显了患者家属在遭遇医疗纠纷时维权的艰难与困惑。
鉴定结果虽然为事件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但家属的不服与继续追责,无疑让这起医疗纠纷的处理更加复杂。这不仅仅是对两家医院诊疗行为的质疑,更是对整个医疗体系透明度、公正性以及责任追究机制的一次拷问。
在此背景下,加强医疗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完善医疗纠纷调解与赔偿机制,显得尤为迫切。同时,提高公众对医疗知识的了解,增强医患之间的沟通与信任,也是减少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
我期待,通过这起事件的深入调查与处理,能够推动相关制度的完善,确保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与保护,让医疗成为真正救死扶伤的圣地,而非家庭悲剧的源头。希望类似悲剧不再发生,医疗体系不断完善,给患者及其家属一个更公正合理的交代。你对这起事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用真实的记录,笔者要为那些平凡和不凡发声!我们相信,真实故事,更具说服力,更感动人心。更多资讯请关注:艺飞说!
#时事热点我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