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超过30000万女性“从楼梯上摔下来”。



“暗中”保护家暴受害者

家和万事兴。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在葡萄牙,家庭暴力问题那叫一个严重。


2024年,发生3万多起家暴女性案件,而且每曝光一起家暴事件的同时,就有两起家暴事件的当事人选择了沉默。

好多受害者因为害怕、觉得丢人,不敢声张。

于是,出人意料,情理之中的悲剧是,家里的家具就惨啦:莫名躺枪,成了 “出气筒”,妥妥的 “大冤种”

为了帮这些家暴受害者撑腰,也为了还家具清白,葡萄牙宜家果断出手,宜家和政府性别平等委员会 CIG组了个 “超强联盟” ,搞出了一个超贴心的匿名举报渠道

以后要是有人遭遇家暴,只要拨通宜家客服,选8号键,就能悄咪咪地转接到家暴受害者信息热线

让人拍案叫绝的是,通话记录显示是打给宜家的,主打一个安全感拉满。这波操作,直接给受害者披上了 “隐形保护衣”

据了解,已经有近500人通过宜家的匿名救助热线获得了帮助。


妇女节,趁热打铁

这还没完。由于家暴受害者绝大多数为女性,所以,宜家打算趁热打铁,帮人帮到底。

光有举报渠道还不够,宜家选择在国际妇女节整了个大活儿:发布了一组反家暴广告:


2024年,超过30000万女性“从楼梯上摔下来”。


2024年,超过30000万女性“在淋浴室滑倒”。


2024年,超过30000万女性“撞到了椅子上”。


2024年,超过30000万女性“撞到了门上”。

广告文案最后,宜家说,如果人们不把家具当做“出气筒”,而是向宜家寻求帮助呢?进而给出宜家的匿名支持热线。

宜家还推出了一段视频:

在视频里面,你可以清楚地听到打砸家具的声音,那是家暴的“背景音乐”和家具被迫当做“出气筒”的声音。

宜家这则广告没花一分钱推广,全靠社交媒体发力,直接在社交媒体上火出圈,成了 “爆款”。


为弱势群体发声,还家具清白

毫无疑问,宜家此举会对品牌本身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

先说积极正面的:

1️⃣品牌形象提升:通过参与社会议题,宜家展示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可能吸引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消费者。

上面提到有数据显示,宜家救助热线已实际帮助数百人,增强了品牌可信度。

2️⃣信任与忠诚度:提供匿名求助渠道,体现宜家对隐私的尊重,让消费者更加安心、信任。

3️⃣正面宣传:宜家该广告活动在媒体和广告圈获得大量关注,提升品牌知名度。

当然,最后,同样重要的是,宜家通过这种口碑宣传,不仅获得了良好的声誉,也节省了不少广告宣传费。

当然,看似完美,其实宜家此举也存在一些潜在风险与争议

比如,有部分消费者可能认为,家具零售商不该介入家暴等敏感议题,或质疑宜家动机是否为宣传噱头

宜家以前的广告(如2024年嘲讽政治丑闻)曾引发部分批评。

再比如,宜家与政府合作,可能被部分人视为政治站队,尤其在敏感议题上。

对比过往活动,宜家在其他国家(如捷克、意大利)也有类似反对家暴的活动广告,如2020年的“Ghost”广告,采用恐怖片风格揭示心理虐待,引发全球讨论,但是,没有出现重大批评。

葡萄牙宜家这次的活动,延续这一思路,但更加聚焦实际帮助,所以引发的争议更少。

反正不管怎么说,宜家这次广告挺成功的,告诉人们,宜家不仅是在卖家具,更是在传递爱和温暖

宜家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能让更多人关注到家暴问题,也让那些 “背锅” 的家具早日 “沉冤得雪”,一举多得。

真心期待这个项目继续 “放大招”,给更多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