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帖称,西安这次是捅了马蜂窝了吗?各个区的大小违规教培机构都无一幸免,被一锅端的严厉查处,同时晒出了违规举报电话。



不知道这次是给全国违规教培机构的一次警示性开刀问斩,还是这次的整治风会刮满全国各地。还孩子们一个清朗的学习风气,不再被补习风压的喘不过气来。让我们都拭目以待吧。

  • 这究竟是咋回事?

据媒体报道,西安市近日密集通报查处校外培训机构违规行为。







并公布了各区县、开发区教育局专项监督的联系方式。



值得关注的是,在3月29日西安教育局发布通知:严禁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一经查实可撤职、开除从严处理。



通知特别强调,凡违反上述规定者,一经查实,将依规依纪从严处理:

1.行政处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撤职、开除等处分;
2.资格处罚:取消评优评先、职称晋升资格,暂缓或撤销教师资格;
3.经济追责:全额追缴违规所得,并扣发当年绩效工资及奖励性补贴;
4.连带问责:对涉事教师所在学校及负责人予以通报批评,取消年度考核评优资格;
5.公开曝光:典型案例通过官方渠道向社会通报,形成警示震慑。

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依法移送纪检监察或司法部门处理。

  • 针对此事,网友们迅速围观,纷纷议论。

听有的家长说,你们明查,他们暗补,价格越来越高,在职老师拿着国家发的工资,通过补习个个挣的盆满钵满,只是坑了着急的家长。

普通人唯一改命的机会是中高考,你取消了对你有好处吗?没孩子的有权有钱的不高考中考,好学校照样上,普通人只能考,为了个好成绩,上校外培训是最省钱的机会。

举报奖励呀,把罚款百分之五十给举报者。有很多职业举报人出现,甚至他们还会钓鱼举报,绝对一网打尽。

校内校外补课卡死,让学生自然快乐的就近入学,轻松接受大学的挑选,不管是家长和老师,谁张罗补课就严厉处罚谁,禁止资本介入教育!

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个人认为作为老师,能给孩子授业解惑也是老师的本分,在业余时间收点相对酬劳无可厚非,当然那些把收取补课费作为主要创收手段,本来应在课堂讲完的内容放到课后补习讲,那另当别论!

既要想孩子学习成绩好,又要想不补课孩子也能学习好,还要想不花钱补课也能学习好!除非自己孩子智商高,学习成绩肯定没有问题!可是,大部分人还是只是普通人而已,既要又要还要的事情就不要去想了!不是老师想补课,这是社会的需求,堵住老师补课后各种教培机构将大赚特赚了!

  •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教培机构似乎依然在消极抵触,改为线上教学了。

3月28日深夜有陕西网友爆料,西安校外培训最近一直在严打,娃的老师通知改为线上。既然要严格减负,那就彻底取缔关闭,不要一阵风!



根据该网友提供的信息。这是一个群通知。



这个通知内容很直接,就是线下培训不让办理了,现在转战线上。要求学生下载相关app,开展线上教学。

  • 不得不说,现在很多教培机构根本没有认清形势,双休政策推进,绝对不是让孩子们再去“卷补课”。

"学校双休制"的推进,这一政策看似是对学生作息时间的调整,实则折射出国家在教育模式、人口战略、社会转型层面的深层考量。政策背后,蕴含着从效率优先转向质量优先、从人力储备转向人才培育的系统性变革逻辑。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以高强度学习模式著称,虽在短期内提升了应试成绩,却导致青少年近视率攀升、心理问题高发、创造力匮乏等结构性矛盾。双休实质是通过强制性时间让渡,倒逼学校重构教学体系。

它要求教育者从"时间堆砌"转向"效率优化",从知识灌输转向能力培养。这一调整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战略相呼应。而且,过度内卷让家长和学生都对学习充满焦虑。不仅是精神上,在经济上,都是压力重重。这就会导致一个更大的社会现象,出生率下降,大家都不敢生娃了。

全社会都已经注意到了,如今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特别是当下学习特别内卷的情况下,孩子们几乎牺牲了所有的课余时间,甚至睡眠时间也严重不足。

很显然,当前双休制的推进只是第一步。真正效能取决于配套改革。而如今课外辅导,教培机构,整出线上培训这一出,实则是与当前政策“唱反调”,这显然不是正常现象,违背了双休的初衷。

如今,西安教育部门全方面地管制,值得肯定。可以预见,这些教培机构的问题很快会被全面治理,这也是大势所趋。

总之,未来的教育一定是要培养自律的孩子。我们有理由相信,越来越良性健康的教育机制正在慢慢完善,对孩子也好,对家长和老师也好,这本身就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让我们拭目以待。

对此,你怎么看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