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歼36连续密集试飞,让广大网友非常兴奋,未曾预料到我们的六代机进展会如此快。但是歼36的快速试飞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歼36的定位是否和轰20相互重合,那么随着歼36的发展是否就不再需要轰20的水分子呢,还是说轰20会是歼36的放大版?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性能才能让轰20有自己的独特价值呢?



随着歼36相关试飞图片越来越多,很多关键细节也浮出水面,比如三台发动机同时工作的场景,小半径飘移式空中转弯,还有机头的并列双座设计等等。猜测歼36不仅拥有接近55-60吨的起飞重量,还有着部分超过五代机的机动能力,加上并且双座的机头设计,这意味着歼36很可能是奔着歼轰机理念设计的,是的,上一架歼轰机还是歼轰7飞豹,实际上我们已经很多年没有涉足过这种机型了。



如果歼36真的是一款歼轰机,那么就具备大载重兼顾空战能力,载弹量可能高达6吨,能弹仓内置高超音速导弹,同时还具备超远航程、超音速巡航和临近空间飞行能力。也就说轰20能做的事情,歼36大部分也能做,而且有较好的机动能力,可以执行多任务,还增强了生存概率,这不比轰20单一轰炸机更香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轰20的研发必须做到和歼36形成差异化,不能说是为了要和B-2竞争一定要研发一款“远程战略”轰炸机。那么轰20的最大优势应该就是“战略轰炸”了。尤其是我们不具备美国这样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无法以空军基地为前进基地发动空袭。因此轰20要么不研发,如果研发那一定要拥有几倍于歼36的载弹量、航程和打击能力。



那么很有可能轰20就是歼36的某种程度的放大版,发动机上歼36采用三台发动机,而轰20可能会使用6台发动机,左右各三台,比B-2所使用的4台发动机还要多两台,可以达到超音速巡航1万公里的能力。这样既可以保证轰20具备不需要空军基地实现战略威慑和全球打击的能力,又能够通过发动机优势带来的超音速巡航在没有战斗机护航时增加生存能力。



起飞重量上轰20可能达到200吨,是歼36的60吨的三倍有余,同时载弹量达到30吨,是歼36的5倍左右。这都最大程度的体现了轰20战略轰炸机的能力,和歼36战轰机来看定位的差距,体现出轰20的战略价值。



而且还有一点值得注意,之前轰20往往被认为还会执行战术轰炸任务,就像B-2的使用方式一样。而一旦歼36被定义为歼轰机,那么轰-20可能就是专门的远程战略轰炸机,歼36会承担大量的战术轰炸任务。而这种组合最快被取代的会是轰-6,到时候空军应该是由轰-20、歼36、歼20、歼35以及北六代组成的机群,完全取代现有的轰6、歼轰7、歼16、歼15和歼10战机,大家可以看看这前后两代是不是定位都一一对应上了呢?所以我们的新战机研发也是很有章法的,都是一步一个脚印。



目前来看,不管在四代机还是五代机领域,我们都是更倾向于多发重型机,绝对不研发F35这样的单发中型机,可以预计歼35也会比F35航程和载弹量更大。这样的设计思路正是基于我们没有遍布全球的海外基地,我们的平台除了国土范围内就是航母平台,因此更高的航速、更大的载弹量和航程,才能飞得快、打击猛、撤的出,一切以生存第一胜利第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