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之内,湖人让人体会了独一无二的过山车体验,无论你爱他至深,还是恨他入骨。
而勒布朗·詹姆斯,也从昨天点板绝杀的“老骥伏枥”变成了今天所谓最后三回合被打爆的“老年痴呆”。
网络时代,就是可以让一支球队、一个人的风评在24小时之内有如此极致的反转。
其实无论是绝杀还是被绝杀,我们都能够从这两天的湖人身上看到与之前连败时不同的地方。
最让人关注的地方自然是詹姆斯和八村两位的回归。
八村今天不打,但昨天的比赛中他总共5次投篮就拿下了14分,三分是高效的4中4。
他在这支湖人扮演的一直是类似当年热火波什、骑士乐福的角色,首发里靠后的战术地位,最少的持球时间,但对命中率要求最高的出手权限。
打过球的都知道,长时间无球在手、又要在拿球后出手保持高效是多难得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克莱如此金贵,李楠为何被称为“微波炉”,乐福和波什在勒布朗离开后骑士、热火依然愿意给他们明星级合同的原因。
管理层不是部分球迷,眼睛不瞎,分得清他们是为球队体系做牺牲,而不是真的不行。
而说到詹姆斯,抛开昨天的绝杀和今天最后时刻的失误不提,回顾他最近的两场76分钟的比赛。虽然得分相比连败公牛、魔术时有所下滑,但对步行者13个篮板,今天对公牛则是12次助攻。
他和雷迪克都在想办法调和詹东里三人在场上的职权归属和分工问题。
这两场的詹姆斯,在努力做好防守与进攻端的串联,尤其是更多地在低位持球,为外线球员压缩防守获得更大的空间。
昨天的绝杀球就是他在右腰持球后分球给东契奇突破,而更让人欣慰的是昨天与东契奇那次边线空切配合。
如今东契奇的无球也开始有模有样,试问一直看东子的球迷,在独行侠时他有过几个如此积极的无球跑位和空切。
这样的配合不是靠詹姆斯和东契奇过人的天赋就可以无缝衔接,也不是雷迪克用一次战术训练或者录像分析课就能够水到渠成。
这样的配合需要比赛一定量比赛的积累,球员对彼此熟悉和信任,你明白我的思路,我知晓你的习惯才可以妙手得之。
自从上个月11日对阵爵士东契奇首次登场以来,湖人全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和东契奇培养出这样的新人和默契,比赛无论胜负,都是东子融入这支以詹眉为核心打了五年球的湖人的“沉默成本”。
正如东契奇今天赛后自己说的那样:
“我们(詹东里)需要多在一起打球,我们正在努力尝试,这是最重要的。”
不经意间,东契奇来到湖人后的数据又回到了熟悉的27.5分8.6板7.8助,他在独行侠期间的“平均水准”。
那些对他个人实力以及融合进度产生质疑的人如今应该没话说了,所以又把伤口调转到了里夫斯和詹姆斯。
在东契奇逐渐找回状态,以及里夫斯逐步升境到准全明星级别(三月份场均23.5分5.6板5.7助)后,詹姆斯在这支湖人的工作重心已经从个人得分、破坏对方防守,转变成为梳理进攻和防守。
而这个40岁的老头在经过两场比赛适应后,其实状态调整不仅不错而且迅速。
抽几个画面,让各位看看詹姆斯那些数据展示不出来的地方吧:
①昨天步行者的最后一攻,老头先是迅速close-out补到内史密斯,让他不得不传给马瑟林。
又抓住进攻时间所剩无几的机会强硬包夹逼得马瑟林仓促出手,才有了最后的绝杀。
这一球,老头是唯一的“内线”,在攻击手马瑟林和篮筐之间只有他自己,他挡住了对手让其不得不回传。
这一球,是他在湖人期间最熟悉的“底线安全卫”角色,又是看准马瑟林突破小李后及时补防,抹杀了这次进攻。
如果这几个球不是詹姆斯,而是一名普通蓝领,相信所有人都会为他敏锐的防守嗅觉和对时机的掌控鼓掌。
而今天对公牛的比赛,相比几天前的大败,湖人做了什么呢?
第三节布泽利斯生突小李,海耶斯内线护框,外线湖人面临着三防四的局面。
布泽利斯很聪明,找到了处于底角也是最空旷、三分把握性最高的投手霍尔特。但詹姆斯在他起跳前就发觉了他的意图,全力冲刺补位,逼其继续传球。
而后面的电风扇、东契奇和里夫斯都迅速回防,但轮转难度最大的那一环是詹姆斯补上的。
在浓眉离开后,老詹和电风扇续上了湖人防守端最难的那部分。
接下来这球湖人进攻不中,约什基迪推反击,右侧詹姆斯一人要照顾霍尔特和布泽利斯两人。
他用步点影响着基迪,诱导其不传给已经在调整步伐,且具备冲筐能力的布泽利斯。
基迪果然选择了处于底角,传球距离更长的霍尔特,老头球到人到,同样防下了这次快攻。
这两次防守只是本场的缩影。虽然最后被神奇逆转,但今天的湖人和詹姆斯在比赛能量、尤其是防守端投入度上和之前的连败相比进步明显。
相比于上次被射穿,至少在前三节湖人队场上每个人都在努力轮转,扼杀公牛的三分球。
而第四节的崩盘(公牛三分14中11),一来不得不承认湖人在思想上有所懈怠,二来也是背靠背第二场带来的体能滑坡给了公牛机会。
但至少在二、三节,湖人打出了足够让教练和球迷满意的整体防守。
正如东契奇在赛后采访说的:
我们打了24分钟(两节)好比赛,但比赛是48分钟。
我们能看到这支湖人,在确保球员健康、体能正常消耗的情况下,努力地调整状态赢下比赛。
从上场开始,雷迪克逐渐地增加了海耶斯的出场时间,并且更多地让芬尼·史密斯和范德彪同时在场。
这样既能够让范德彪发挥他领防凶狠的特点,更多地担任高位和侧翼防守者,而不是在内线与巨汉肉搏(这几年已经证明了,彪哥可以从一防到四,但打五困难)。
同时除了海耶斯吃饼的效率和花样都有所进步外,范德彪如今也在挡拆后有勇气持球攻筐,而不是看见人就吓得传球。
还是那个道理,很多东西要在比赛场上去磨合、去试错,而不是人员到位就水到渠成了。
自从20年夺冠后,湖人再也没有过常规赛后半段能够调试阵容的机会,都是作为追赶者竞争附加赛。
今年好不容易前期赢得够多有存货,为什么有些球迷就是不知足呢?
现在的这支湖人,结构性的缺陷非常明显,比如没有一个能稳定提供护框和终结的首发级别中锋,比如东契奇、里夫斯两人同时在场时的外围防守。
这些都是在浓眉离去、东契奇加盟,随后又取消马克威交易后就注定存在的问题。
湖人下半赛季的课题不是解决这些问题,而是思考和探索这些问题注定存在的情况下,如何能够最大化自己的优势和特点。
本赛季的湖人,注定是一支长板很长(无需赘述了),短板也很明显的球队。
你无法靠现有人员去弥补短板,只能将自己的长板(詹东里的持球资源,八扇彪的锋线群)影响力最大化。
而赛季末的这些比赛,就是湖人磨合和探索的艰难过程。
而所谓的回报,甚至不是今年的季后赛,而是要通过休赛期针对性解决后,在未来几年中才能体现。
湖人球迷们,真就等不起吗?
回想一下这个赛季的进程吧。
赛季开始前,只引进了布朗尼和克内克特,反而失去了普林斯和丁威迪,多少人认为湖人进附加赛都费劲。
赛季中期一度掉到西部第十,多少人在等着看他们的笑话。
送走浓眉、得到东契奇,又有多少人认为他们将放弃本赛季。
马克威得而复失,多少人认为湖人的禁区将彻底坍塌。
三月份的魔鬼赛程、八天六赛,多少人认定湖人将俯冲附加赛。
这些都没有发生,为何急着自我否定呢?
仅仅因为被东部的公牛神光附体,幸运绝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