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薯丸子
洲洲影视娱评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儿,怎么爱你都不嫌多”
2014年,一首《小苹果》让“筷子兄弟”火遍大江南北。
成为广场舞大妈的心头好,甚至登上了央视春晚舞台。
然而,十年过去,两人的境遇却天差地别。
肖央跻身“百亿影帝”,主演的《误杀》《唐人街探案》系列票房口碑双收;
而王太利却仿佛人间蒸发,连名字都鲜少被提及。
网友不禁质疑:肖央身家百亿,为何对“兄弟”王太利视而不见?
难道曾经的“筷子兄弟”情谊全是作秀?
01、草根逆袭?
2005年,北京一家破旧咖啡馆里,两个“北漂”偶然相遇。
一个是刚从北电毕业的穷学生肖央,一个是屡屡碰壁的音乐追梦人王太利。
两人因对迈克尔·杰克逊的痴迷一拍即合,组成了“筷子兄弟”。
寓意也非常直接,“两根筷子合作才能夹起千斤重担”。
怀揣着孤注一掷的勇气,他们掏出仅有的1万元,拍摄了恶搞短片《男艺伎回忆录》。
谁都未曾料到,这部看似粗制滥造的作品,竟然意外走红。
紧接着就开始了他们的逆袭之路。
10年一部《老男孩》彻底封神。
这部聚焦中年追梦的短片,让无数人泪崩评论区。
可以说它不仅仅是一个短片,更成为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11年一首《父亲》的MV短片,听哭、看哭了不少观众。
此后《小苹果》的问世,让“筷子兄弟”接连爆火。
他们创作的“土味神曲”也席卷全球,甚至火到了海外。
那些年,路边的大妈,幼儿园的小朋友。
都能哼几句“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儿,怎么爱你都不嫌多”。
但谁也没想到,这对“兄弟”的辉煌,会在巅峰时戛然而止。
02、虚情假意?
14年,筷子兄弟因一场国际演出中的“假唱风波”口碑暴跌。
当年两人受到AMA的邀请,在颁奖典礼上表演《小苹果》
尽管表演时段处于广告间隙,但AMA在全球音乐领域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对于筷子兄弟而言,这是一次展现组合的绝佳机会。
面对海外舞台,两人心中满是忐忑。
加之英文版歌曲在颁奖典礼前未能及时制作完成,
经过反复权衡,他们决定采用中文版本进行表演。
考虑到在欧美舞台上单纯唱歌略显单调,制作人建议加入舞蹈元素。
这对于毫无舞蹈基础的两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尤其是当时已经45岁的王太利,一边唱歌一边跳舞,体力与精力都面临着严峻考验。
最终两人选择了一个保险的做法——“对口型”。
不出意外,两人的这场表现被骂的特别惨。
尽管两人公开道歉,但舆论压力下,矛盾也逐渐浮出水面。
肖央毕业于北电的艺术系,本身就是个文艺工作者。
拍电影也是他多年来的梦想。
凭借《唐人街探案》中油腻搞笑的“坤泰”一角,他成功打入影视圈。
此后,《误杀》系列更是让他跻身实力派,片酬暴涨至千万级别,身家迅速突破百亿。
而比肖央大11岁的王太利,历经岁月的洗礼,早已过了四处闯荡、折腾的年纪。
相较于在外奔波,他更倾向于安稳、稳妥地生活。
15年后,他选择退居幕后,成立音乐公司,致力于培养新人。
与此同时,他的女儿王婉辰也踏上了娱乐圈的征程,参加了选秀节目《青春有你2》
音乐可能是两人的初心,但梦想逐渐产生了分歧。
一个想挑战更多可能性,一个则认为稳妥更重要。
一个想冲上云霄,一个想脚踏实地。
看来这对“筷子”也很难再夹起同一盘菜了。
他们的未来走向,也成为了众人关注与猜测的焦点。
03、不闻不问?
网友最意难平的是:肖央明明资源逆天,为何不拉王太利一把?
甚至有人猜测两人因“分钱不均”反目成仇,但真相并没有这么可怕。
两人走的赛道都不一样。
肖央主打影视圈,而王太利如今做幕后喜欢音乐。
就算肖央想要帮忙,也很难找到合作的契机。
外界一直热衷于讨论两人悬殊的身价差距,仿佛王太利已然在这场人生竞赛中掉队。
但事实并非如此。
一些媒体将王太利描绘得落魄不堪,这完全是无稽之谈。
王太利创立的音乐公司运营良好,旗下签约了多名颇具潜力的新人,收入稳定且可观。
《父亲》《小苹果》都是王太利作词,才华也不言而喻。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落魄。
他完全有资本安心在家“躺平”。
人生道路本就各有不同,他的选择,实则是对自身追求的坚守,又何尝不是一种明智之举呢?
还有当年外界传得沸沸扬扬“筷子兄弟”解散的传闻。
但其实他们的情谊比你想象的更真实。
04、分道扬镳?
王太利和肖央都明白:兄弟情≠商业捆绑。
想在娱乐圈走得长久,单纯靠卖情怀是走不远的。
相反,若是为了维持表面的组合形象而强行合作,极有可能适得其反,损害双方的口碑与声誉。
尽管“筷子兄弟”不再频繁以组合形式公开露面,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兄弟情已消逝。
肖央电影首映,王太利总会默默包场支持。
每次都会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推荐,肖央也是第一时间转发,亲切地喊一声“王哥”。
王太利女儿出道,肖央第一时间转发微博打call。
并配文“婉辰呐,叔叔又来了!叔叔爱你爸爸”。
一看这个文案,就知道肖央是为了王太利。
尽管曾经承载着他们梦想的公司已注销,但两人从未正式宣布 “筷子兄弟” 解散。
流量时代,人们总爱用“反目成仇”的剧本博眼球,
但真正的友情,未必需要秀给全世界看。
结语
筷子兄弟的故事,像极了一部现实版《老男孩》。
年少时并肩追梦,中年后各赴前程。
没有狗血剧情,只有成年人的体面与选择。
所以,别再问“肖央为何不提携王太利”。
他们从未抛弃彼此,只是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守护那段的青春。
部分参考资料:
武汉晨报|全美音乐奖否认卖奖 筷子兄弟承认假唱.2014
中国新闻网|筷子兄弟首登春晚舞台 肖央:算是额外送的梦想.2015
长江日报|筷子兄弟打造催泪《父亲》 网友感动写“煽情体”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