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截至3月29日21:30,28日发生的强烈地震共造成缅甸各受灾地区内1644人死亡、3408人受伤、139人失踪。

缅甸发生强烈地震后请求国际援助,国际社会迅速响应。缅甸周边多国政府以及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纷纷表达慰问,并紧急协调救灾援助。



▲ 救灾物资随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一起飞赴缅甸地震灾区(3月29日摄)。新华社发

近80万人处于强震区

经济损失可能高达缅甸GDP的70%

缅甸的地质脆弱性源于其位于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造山带(Alpide Belt)一个以剧烈的地质活动而闻名的地区,包括“安达曼巨型逆冲带”和“实皆断裂带”。

前者为印度板块以每年2-3.5厘米的速度向缅甸板块之下俯冲的区域,后者是一条由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相互侧向摩擦造成的大型走滑断层。

这些地质构造动态,加上缅甸绵延2200公里的海岸线,使该国不仅面临地震,还面临海啸威胁。

而此次地震就发生在这条长达1200多公里,从北到南呈直线贯穿缅甸全国的“实皆断裂带”上,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1930年至1956年间,“实皆断裂带”附近曾发生6次震级在7.0级以上的强震。



▲ “实皆断裂带”从北到南呈直线贯穿缅甸,圆圈标记处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

据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人员等风(化名)介绍,此次地震的震中恰好位于伊洛瓦底江的平原地区,周边分布着众多大城市,如曼德勒、密铁拉以及缅甸首都内比都等,其破裂长度非常长。从以往类似地震案例来看,7.9级左右的地震,其断层破裂长度可能达200公里以上,甚至更长。

这样的数据意味着可能有数百万人暴露在高烈度区域内,包括曼德勒、密铁拉、内比都等人口密集区。目前,地震已造成曼德勒地区1591栋房屋、670座寺庙、60所学校、3座桥梁和290座佛塔被损毁,官方统计全国目前至少1644人遇难。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缅甸近80万人处于最剧烈的强震区,未来几日死亡人数或大幅上升。



▲ 初步计算的缅甸地震烈度图 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团队

对于缅甸此次地震,伦敦大学学院地震专家比尔·麦圭尔表示:“可能是近四分之三个世纪(75年)以来,整个缅甸内陆经历的最大地震。”而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说法,此次地震死亡人数可能在1万至10万人之间,经济损失可能高达缅甸国内生产总值(GDP)的70%。

为何此次地震破坏性大?

震级代表了震源释放的能量,每增加1级,能量相差大约30倍。而真正用于描述破坏性的,叫做烈度。一般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离震中越近,烈度就越大。

而此次地震是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浅源地震。同时,缅甸大部分地震活动都位于西部,而这次地震发生在该国中部。实皆地区大地震发生得相对少,意味着该地区的基础设施无法抵御地震,且距离人口稠密的曼德勒很近,所以地震造成的损失可能会更加严重。

伦敦皇家霍洛威大学地球科学系的伊恩·沃特金森博士表示,浅源地震能量到达地表时损耗较少,破坏力更强,“地震能量在到达地表时没有被过多消散”。

英国地质调查局名誉研究员罗杰·穆森表示,这次浅源地震破坏力极大,冲击波从震源传到地面时尚未消散,建筑物受到了全部震动。他补充道:“重要的是不要只关注震中,因为地震波不是从震中向外辐射,而是从整个断层线向外辐射。”

其他地震活跃区,如美国加州、日本等,有抗震建筑规范,然而,此次受灾区域的基础设施抗震能力较弱。



▲3月28日,车辆经过缅甸曼德勒的一栋受损建筑物

“缅甸的大多数地震活动发生在更西边,而这次地震却沿着国家中部发生。”穆森指出,该地区上一次大地震发生在1956年,多年没有发生大地震,如今的房屋不太可能建得足以承受强震和余震。

沃特金森表示,近年来,缅甸经历了“快速城市化”,大量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但仰光和曼德勒等城市的发展缺乏计划,许多建筑物未经工程设计,无法抵御强烈的地震。

并且道路、桥梁和水坝等重要基础设施已被证明很脆弱,凸显了发生水坝溃坝和道路坍塌等次生灾害的可能性。同时,当地的公众意识、技术基础设施和应急响应能力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据此,他认为,此次缅甸地震的破坏力堪比2023年土耳其的7.8级地震。

周边国家伸出援手

国际组织紧急动员

3月29日,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新闻发言人李明应询表示,缅甸发生强震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缅甸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决定向缅甸提供1亿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地震救灾援助,派出两支救援队,提供帐篷、毛毯、急救包、食品、饮用水等灾区急需物资。

当地时间29日上午7时(北京时间8时30分)许,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一行37人携带全功能生命探测仪、地震预警系统、便携式卫星、无人机等应急救援物资,抵达缅甸仰光国际机场。下午18时左右,中国救援队83名队员,携带通信、搜救、指挥、医疗、应急食品等近22吨应急救援物资,抵达缅甸地震灾区。



▲3月29日,中国救援队乘机准备赶往缅甸地震灾区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28日在一份声明中说,他对缅甸中部强震“深表关切”,表示愿意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苏比延多向缅甸表示慰问。他28日晚些时候在社交媒体上说:“印尼随时准备为缅甸灾区的恢复工作提供一切必要支持。”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28日经由社交媒体向受地震影响的人们表达慰问。新加坡外交部一名发言人说,民防部队已做好准备,可派遣“狮心行动”救援队伍协助缅方开展搜救和救灾工作。新加坡红十字会承诺提供15万新加坡元(约合11万美元)救援资金。



▲这是3月28日在缅甸曼德勒省拍摄的地震后受损的佛塔。新华社发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28日对灾后局势表达关切,表示印度随时准备提供一切可能的援助。

除周边国家,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欧洲联盟也对缅甸表达慰问,其中部分国家表示将提供援助。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28日在记者会上表示,联合国系统正在动员力量向受地震影响的东南亚民众提供援助。



▲ 3月28日,受灾民众在缅甸内比都接受救治。新华社发

联合国分管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兼紧急救援协调员汤姆·弗莱彻说,已从联合国中央应急基金中初步拨款500万美元,用于支持灾后救援。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官员希拉·马修说,这一机构的仓库内有即食食品,“随时准备根据需要作出反应”。

世卫组织发言人玛格丽特·哈里斯2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鉴于缅甸强震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对生命和健康构成威胁,世卫组织已在瑞士日内瓦总部协调地震救灾工作。



▲这是3月28日在缅甸内比都拍摄的地震后受损的建筑。新华社发

哈里斯说,世卫组织已启用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的物流中心,“重点调集创伤救治设备和外固定支架等医疗物资,因为我们预计会有大规模受伤人员需要救治”。

她同时指出,考虑到地震可能对缅甸医疗卫生系统造成破坏,世卫组织还将着力确保基础药物供应。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成欣芸 编辑 罗皓 综合 新华社 央视新闻 红星新闻 澎湃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