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杭州的街头,有个老人的身影曾经特别常见——他蹬着三轮车,穿梭在大街小巷,过着最普通的生活。

可谁能想到,这位不起眼的老人,竟然是个曾经在天上跟敌人拼命的英雄?

我就带大家聊聊这个传奇老人的故事,讲讲他到底是谁,他的经历又给我们留下了啥。



从天上英雄到牢里囚犯:吴其轺的跌宕人生

吴其轺这辈子,起点不算低。1918年,他出生在福建闽清一个有点家底的乡绅家庭,排行老十,从小被家里人宠着。

爹妈希望他老老实实当个教书先生,传道授业那种。可1936年,18岁的吴其轺在青岛师范大学念书时,看到黄埔军校笕桥航校招飞行员的告示,立马就坐不住了。

那时候日本侵华闹得凶,他一腔热血,觉得当飞行员能救国,硬是退了学跑去报考。家里老爹气得不行,可他主意已定,谁也拦不住。

进了航校,训练苦得要命。飞行员这活儿,不光要脑子灵,还得身体扛得住。吴其轺硬是咬牙挺过来了,1941年毕业,正式加入中国空军。

那会儿正是抗战最吃紧的时候,中国空军装备烂得不行,飞机老旧,飞行员也少得可怜。吴其轺和他的战友们,等于拿命去填空子。



1941年6月,日本空军偷袭成都,吴其轺接到命令,赶紧开着一架压根没法打仗的教练机起飞转移。

半路上,四架日本神风战斗机追上来,他那破飞机根本不是对手,直接被打下来,掉进了岷江。飞机坠毁那一刻,他臀部和腿都被子弹打穿了,整个人卡在水里动不了。

日本人还不放心,又朝那儿扔炸弹,想让他彻底没命。幸好飞机残骸挡了一下,当地老百姓冒死把他捞上来,送到了广元养伤。

在广元那段时间,吴其轺差点就废了。伤太重,医生都说他可能站不起来,更别提飞了。可这人倔得很,自己硬撑着锻炼,最后居然能走能动了。

1942年,他伤好得差不多,回了部队。国民政府给他发了伤残军人证,可他不干,非要改证明,要求回战场。部队拗不过他,就让他重新开战斗机。



1943年,美国援华的P-40战斗机来了,吴其轺是第一批上手的人。

有一次在湘潭轰炸日军,飞机被高射炮打得稀巴烂,机身全是窟窿,他愣是凭本事把飞机开回了芷江机场,连美国飞行员都对他竖大拇指。

整个抗战,他打了88次空战,干掉6架敌机,弄伤3架,还四次飞过那条要命的驼峰航线——那可是条连老天爷都不敢打包票的路啊。

1945年日本投降,他当时是第14航空队第五大队队长,还参加了受降仪式,算是亲眼见证了胜利。



要我说,吴其轺年轻那会儿,真是个硬汉。抗战那环境,能活下来就不容易,更别提还立了这么多功。可惜啊,英雄也有落难的时候,后面的路,他走得太苦了。

蹬三轮的苦日子:英雄咋就没了名?

抗战打赢了,吴其轺没闲着。1945年,他被挑去美国西点军校航空分校深造,回来后升了中校,去了台湾干活。

可没几年,国共内战打起来了。1949年,他爹从福建写信来说,大陆这边新中国搞得挺好,劝他回来。吴其轺琢磨了一下,趁着一次飞香港的机会,跑回了大陆。

按理说,他抗战立过功,又主动回来,应该日子不会差吧?可现实偏偏不讲理。1950年冬天,镇反运动开始了,吴其轺因为在国民党空军干过,直接被抓了,关了整整20年。

这20年咋过的,想想就知道,肯定不是啥好日子。那年代,政治风向变幻莫测,像他这种经历复杂的人,容易被误解。



1974年,吴其轺终于出来了,已经快60岁了。出狱后,他身份尴尬,工作不好找,最后只能在杭州蹬三轮车混口饭吃。

每天早上,他骑着那辆破三轮,跑街串巷,拉货送人,赚点小钱糊口。有人说他蹬车的样子挺精神的,可谁知道他以前是开飞机的啊?

街坊里有些老家伙认出他来,私下里嘀咕:“这不是抗战那会儿的英雄吗?”可大部分人压根不晓得他的过去,只当他是个普通老头。

那时候的生活,苦是真苦。蹬三轮又累又赚得少,吴其轺却没啥怨言,低调得不行。

有人说他这20多年没跟人提过自己打仗的事儿,可能是怕惹麻烦,也可能是心累了不想说。我觉得吧,他这性格挺让人敬佩的——英雄落魄成这样,还能默默扛着,不容易。



国家终于想起了他:迟来的尊重咋样了?

1980年,政策松动了,国家开始翻看老账,平反冤假错案。吴其轺的事儿也被翻出来查了查。

相关部门一核实,确认他抗战那会儿确实立了大功,政治上也没啥大问题,就给他恢复了名誉。同年,他被安排到杭州大学地矿系标本实验室干活,当了个标本员。

这工作听着不起眼,跟开飞机八竿子打不着,可对吴其轺来说,总算有个安稳地方落脚了。

他干得挺认真,管标本的整理、登记啥的,同事和学生都说他踏实。虽然年纪大了,他还是尽力适应,把活儿干得整整齐齐。



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国家搞纪念活动,吴其轺的事迹才算真正“火”了一把。他被请去讲自己的故事,讲得平平淡淡,可听的人都感动得不行。

之后,历史学家和媒体开始挖他的经历,报纸上、网上到处都能看到他的名字。他跟飞虎队挂上了钩,成了民族英雄的代表。

说实话,看到这儿我挺感慨的——英雄迟了60年才被记住,这滋味不好受吧。

2010年10月13日,吴其轺在杭州家里去世了,93岁。他走的时候,飞虎队的中国飞行员已经一个都不剩了。

当地报纸发了讣告,简单说了说他的生平。葬礼在杭州办,来送他的有家人、同事,还有些历史迷。他的墓碑上刻了点字,概括了他从英雄到三轮车夫,再到晚年被认可的经历。

吴其轺这一生,太不寻常了。打仗时他拼命,落难时他忍着,最后被记住时他已经老了。他的故事,简直就是那段历史的缩影——苦难多,荣耀少,但总算熬出了头。我个人觉得,他这辈子值了,不光因为他打过仗,更因为他从没放弃过活着的那股劲儿。

写在最后:吴其轺留给咱们啥?

吴其轺是谁?他是抗战里开飞机的英雄,是牢里熬了20年的囚犯,是街头蹬三轮的老头,也是国家后来找回来的老兵。

他这一生,跨过了战争、动乱和平静,从天上到地上,再从苦日子到被记住,啥滋味都尝遍了。



抗战那会儿,无数人像他一样豁出命去打仗,可和平来了,很多人却没落着好。

吴其轺算幸运的,至少晚年有个交代。可想想那些没被记住的人呢?历史这东西,有时候真挺残酷。

我觉得,讲吴其轺的故事,不是为了吹捧谁,而是提醒咱们别忘了过去。

和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他那一代人拿命换来的。他的坚韧和低调,也挺值得咱们学学——不管日子多难,咬咬牙都能过去。你说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