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饭的时候,一个哥们说自己为了让孩子能读好点的学校,去年下半年换了个学区房,结果已经跌了4000一平了,算下来亏了二三十万。
无独有偶。前些天我遇到一个汽车销售经理,销售经理说,去年我开饭馆的,倒闭了,现在车贷房贷一堆,信用卡也逾期了。
我发现这样的案例很多,甚至是一个普遍现象,正如互联网说的那样:这几年但凡上进的人,几乎都负债累累
现在总是听到这样的论调
"房贷还剩200万,但是房子却只值150万了"
"创业三年,一分钱没挣,负债80万"
"基金定投5年,回本遥遥无期"
最讽刺的是,那些老老实实躺平的,反而存款见涨;拼命折腾的,个个负债累累。这世道怎么了?
其实无非就那几样。
第一,是买房。
2018年,小林掏空六个钱包,贷款200万买了套"潜力学区房"。现在同小区挂牌价跌了40万,每月还要还1.2万房贷。更扎心的是,开发商现在推出的新房,比他买时便宜了15%。
房产中介说了大实话:"现在买房就像接飞刀,你以为抄底了,下面还有十八层地狱。"
第二,是创业。
一个朋友,2021年加盟某网红奶茶店,前后投入60万。结果开业就遇到疫情反复,现在每天营业额不够付房租。品牌方最新政策:再交10万升级店面,否则终止合作。
"这哪是创业,分明是花钱买罪受。"他苦笑着给我看手机里的催款短信。
第三,是投资。
公务员老张原本最保守,2020年经不住同事诱惑开始炒股。先是赚了20万,后来加杠杆抄底中概股,现在倒欠券商50万。
现在的老张,工作没心思,家也不敢回,头发掉了一堆。本来想炒股赚钱改善生活,然而改善并没有,反而越来越难了。
那么,为什么越努力越倒霉?其实这里有一个道理。
刘伯温说:君子藏器於身,待时而动。
这个时,就是经济周期;在经济周期下行是乱投资,你对抗的不是市场,是规律。
经济学教授说得很直白:"现在就是康波周期的萧条期,任何逆周期操作都是自杀。"就像冬天非要穿短袖出门,冻感冒能怪谁?
2008年买房的和2020年买房的,付出同样努力,结果天壤之别。这不是能力问题,是时机问题。
其次,是行业红利的消退。
十年前做电商,五年前搞短视频,都是躺赚。现在?看看直播带货的倒闭潮。我认识个90后,2015年大学毕业后在义乌做淘宝,现在身家过千万;他表弟2020年同样做淘宝,亏得裤衩都不剩。
还有就是市场上牛鬼蛇神都出现了。你以为的商机,其实是陷阱
当扫地大妈都开始讨论股票时,牛市就到头了;当写字楼电梯里全是奶茶加盟广告时,这个行业就该崩了。可惜大多数人接收到的,都是过时信息。
所以普通人应该怎么办?
你一定要相信周期,没有人能逃过大环境的影响。所以现在的你,只能苟着。存钱,小心消费。
1929年大萧条时,有人跳楼有人捡漏。那些熬过来的,后来都成了富豪。记住:所有经济危机,回头看都是财富洗牌的机会。
看着满大街关门的店铺和焦急的创业者,我突然想起《活着》里那句话:"鸡养大了变成鹅,鹅养大了变成羊,羊养大了变成牛。"
现在的困局,或许只是财富故事的新篇章。
给所有负债前行的朋友一句忠告:别在退潮时拼命游泳,学会趴在沙滩上等涨潮,才是真正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