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几道是晏殊的第七子,词以 “工于言情”"著称,其特色鲜明。情感上多写悲欢离合,凄婉深挚,带有浓重的个人身世之感。意象运用偏爱梦境与现实交织,"梦魂惯得无拘检" 的奇幻笔法营造朦胧意境。语言凝练含蓄,善用白描与对比,如“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以景结情。结构上突破传统令词的平铺直叙,采用时空跳跃的叙事手法,形成回环往复的抒情节奏。其词兼具南唐的深婉与北宋的精工,在婉约词史上独树一帜,被誉为 “古之伤心人”。笔者殊喜,搜猎他的名句有十。
1.“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出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简析:此句以“落花”与“微雨”的凄迷景致,反衬出词人独立于春暮的孤寂心境,而“燕双飞”更以双燕的和谐对比人的形单影只,强化了相思之苦。全句意境空灵,情感含蓄,被赞为“千古不能有二”的名句。
2.“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出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简析:化用李白诗意,以明月象征永恒,彩云比喻恋人,表达对往昔欢会的追忆与物是人非的怅惘。词境虚实相生,既写眼前明月,又暗含对旧情的无限眷恋。
3.“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出处:《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简析:直抒胸臆,写别后相思之深。以“魂梦与君同”的痴语,展现词人执着于回忆的深情,语言质朴却直击人心,是晏几道“痴情”词风的典型体现。
4.“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出处:《长相思·长相思》
简析:通过反问句式,倾诉相思无处寄托的苦闷。“浅情人”的对比,既批判了世情凉薄,又凸显了词人情感的纯粹与孤独,语言简练而意蕴深沉。
5.“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出处:《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简析:以夸张手法描绘歌舞狂欢的场景,极言欢宴之久、情意之浓。“低”“尽”二字将时间与情感的流逝具象化,被誉为“词情婉丽”的典范。
6.“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出处:《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简析:借梦境突破现实束缚,展现对自由爱情的向往。词人以“谢桥”隐喻与恋人的相会之地,用杨花纷飞的意象营造朦胧诗境,连理学家程颐亦叹此句“鬼语也”。
7.“琵琶弦上说相思”
出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简析:以音乐传递情思,既写歌女技艺高超,又暗喻两人心意相通。化用白居易《琵琶行》意境,却更显含蓄,将相思之情融入弦声,余韵悠长。
8.“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出处:《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简析:直言相思之苦无法用文字承载,以“泪”与“花笺”的意象对比,道尽深情难诉的无奈。语言看似决绝,实则饱含深情,是晏词中“痴绝”的代表。
9.“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出处:《清平乐·留人不住》
简析:以杨柳的繁茂枝叶象征离情的纷乱绵长,借自然景物写人心愁绪,情景交融。句法叠字连用,音律回环,强化了离别的缠绵感。
10.“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出处:《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简析:以梦境中的“飞雨落花”渲染追寻的艰辛与缥缈,暗喻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词境凄美迷离,展现了晏几道对逝去情感的执着与幻灭感。
晏几道的名句多以梦境、落花、明月等意象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强烈的情感对比,抒发对往昔情事的追忆与人生无常的感慨。其语言婉丽而不失真挚,情感浓烈却含蓄深沉,既承袭了五代词的传统,又在小令创作中开创了独特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