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当地时间3月28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布总统令,宣布更换武装部队总参谋长一职,由安德烈·戈纳托夫接替阿纳托利·巴尔吉列维奇。这项人事调整正值俄乌战局胶着、东部战线告急之际,显然不只是一次普通的内部轮换,而是乌克兰高层对军事战略与组织改革的一次关键性调整。



这已是乌军不到两个月内的第二次总参谋长更替。2月9日,巴尔吉列维奇刚接替穆济延科上任,而今又被迅速替换,显示出乌克兰军事体系面临的巨大压力。泽连斯基在任命戈纳托夫的公告中强调,新任总参谋长拥有丰富实战经验,并将在当前严峻局势下“增强武装部队的战斗效率”。显然,在战争持续进入消耗战阶段后,乌克兰不得不加速推进军事领导层的改革,以图从指挥链条中寻找突破口。

乌克兰总统此番换帅,直接映射了东部前线战事的吃紧。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俄罗斯军队在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等地持续推进,并于2025年初重新占据主动。据公开消息,乌军在阿夫迪伊夫卡失守后士气遭受打击,多条防线正面临重压。外援减少、弹药紧张、动员疲软等问题进一步限制了乌军的反击能力。此时更换总参谋长,不仅是军事上的重组,也是对国内民意和外部盟友的一种安抚姿态,释放乌克兰正在主动应对困境的信号。



新任命的戈纳托夫是一位资深前线指挥官,出身海军陆战队,曾在顿巴斯战区担任作战指挥员,并参与2023年至2024年间的多次攻防战。他在野战条件下的经验与务实作风,使其成为泽连斯基推进军事改革的重要人选。据乌克兰国防部消息,乌军当前正从“旅级”体制转向“军团级”体系,以增强跨区域协调能力并缩短决策流程,而戈纳托夫正是这一改革思路的坚定支持者。

泽连斯基政府目前试图将改革与稳定同步推进,但这并非易事。总参谋部一职向来是统筹战略、动员资源、指挥部队的中枢,频繁更迭很容易被外界解读为军心不稳。尽管泽连斯基团队强调换帅是为了“提振效率”,但从实际情况看,新任总参谋长所要面对的不只是战场调度,更是深层次的制度改革、动员体系瓶颈与国际支持滑坡等复合问题。

目前乌军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兵力与资源的长期短缺。西方国家对乌援助的政治意愿正在减弱,美国国会迟迟未通过追加援助方案,欧盟内部也对继续军援乌克兰存在分歧。这一背景下,乌军若不能迅速实现组织效率与战斗力的同步提升,将难以稳住防线。戈纳托夫的上任,除了指挥层面责任,更意味着乌军体系改革将迈入实操阶段。



此外,本次人事调整也具有明显的政治含义。泽连斯基政府近来在国内面临不少质疑,包括延迟举行大选、战争政策的透明度问题等。通过调整军队高层,泽连斯基一方面展示其继续主导战时国家机器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在为未来可能的政治安排铺路。新任命如能带来战场稳定和动员体系改革成果,将进一步巩固泽连斯基政权的正当性与领导力。

对于俄罗斯方面而言,乌军高层调整也许不会在短期内改变战场态势,但却代表乌方正在主动求变,并试图在战略层面扭转不利局势。俄军是否会趁乌方交接之际发起新一轮攻势,还需进一步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乌克兰此次换帅背后传递出的信号已引起俄方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