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在吉尔吉斯斯坦,许多人仍使用俄罗斯式的姓氏,议会已通过一项法案,推广传统的吉尔吉斯姓氏。此举正值中亚地区新一轮去俄罗斯化运动之际。

记者出身的政治家努尔兰别克·图尔贡别科维奇·沙基耶夫(Nurlanbek Turgunbekovich Shakiev)在吉尔吉斯斯坦家喻户晓已逾二十载。这位现任议长近日宣布,他已合法更名为图尔贡别克·乌鲁(Turgunbek uuly),摒弃了俄罗斯化的父名与姓氏体系。

"这一决定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我长久以来的夙愿。"图尔贡别克·乌鲁在脸书发文中强调,他在贴文中着重阐述了民族认同、语言、宗教及传统的重要性。

据法案起草者透露,吉尔吉斯斯坦议会于2月6日通过了一项旨在推广传统吉尔吉斯姓氏的法案。该法案明确提出要"根据吉尔吉斯习俗及文化特点拓宽姓氏选择范围",标志着该国在文化传承领域迈出重要步伐。



这种按照民族传统规范姓氏的做法,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成为吉尔吉斯斯坦及其他中亚国家的流行风尚。

然而这种热情逐渐消退,因为该地区普遍存在的贫困迫使数百万中亚民众前往俄罗斯务工谋生。多位接受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RFE/RL)采访的务工人员表示,当时采用俄式姓氏确实更为便利。

当前这股风潮正重新兴起。有专家认为这与2022年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后地区情绪变化相关——这场军事行动遭到该地区许多人的反对。姓氏传统化趋势的复苏,折射出中亚国家在文化认同与地缘政治格局演变中的微妙转变。

有何变化?

21世纪初,数万名吉尔吉斯人更改姓氏,将原本使用的俄语后缀-ov/-ev(男性)和-ova/eva(女性)替换为吉尔吉斯语后缀-uuly(男性)和-kyzy(女性)。

新通过的吉尔吉斯法案提供了多种符合民族传统的中名与姓氏形式选择,包括:

  • 中性后缀-tegi
  • 男性姓氏后缀-din
  • 女性姓氏后缀-den

法案同时明确:

  • 吉尔吉斯公民若自愿,仍可选择俄式姓氏
  • 不同民族群体成员可按照本民族传统自由确定姓名形式

"纯塔吉克"运动

塔吉克斯坦是2016年正式立法禁止使用俄式姓氏的中亚唯一国家。

杜尚别当局还要求公民为子女取"纯正"的塔吉克语名字,政府甚至发布了《新生儿推荐命名名录》。此举被普遍视为遏制阿拉伯-伊斯兰名字日益流行的举措。

塔吉克总统埃莫马利·拉赫蒙(Emomali Rahmon)2007年摒弃了俄化姓氏,成为中亚首位这样做的国家元首。

乌兹别克斯坦与哈萨克斯坦则在1990年代中期通过新法律,允许公民按照民族传统规范姓名形式。

多数乌兹别克人保留了俄化姓氏,而在哈萨克斯坦,传统姓氏(尤其是文化精英和年轻群体中)日益流行。

实行严格管控的土库曼斯坦,目前仍普遍维持着俄化姓氏传统。

中亚地区还掀起了更改苏联时代城市、村落、街道及学校名称的新浪潮。

哈萨克斯坦制定了2022-2025年"路线图",计划替换当局称为"意识形态过时"的地理名称。

这类"去俄化"运动引发莫斯科强烈不满——后者仍对该地区保持着重要影响力。

2022年11月,吉尔吉斯斯坦拟更改比什凯克四个仍保留共产主义时代名称的行政区(列宁区、斯维尔德洛夫区[以苏联政治家命名]、五一区、十月区[纪念十月革命]),遭到俄议员激烈抨击。



俄罗斯政界与媒体宣称这是"对比什凯克实施去俄化的号令",并建议"在萌芽阶段阻止该进程"。

矛盾心理

伦敦中亚尽职调查公司专家阿利舍尔·伊尔霍莫夫(Alisher Ilhomov)表示,近年来中亚地区掀起的"恢复原名浪潮"是"受到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推动"。

哈萨克斯坦记者加齐扎·乌扎克(Ghaziza Uzaq)在移除姓氏中的俄语后缀"-ova"后表示:"这场运动……象征着我们恢复民族认同的深切渴望,这种认同多年来一直承受压力。"

但并非所有人都愿意效仿。

在俄罗斯喀山市求学的塔吉克斯坦学生告诉自由欧洲电台:"我的本名是帕尔沃娜(Parvona),但根据塔吉克斯坦规定,护照姓名必须带有"-i"后缀,因此写成帕尔沃奈(Parvonai)。在俄罗斯,教授们都叫我帕尔沃奈,我不得不向所有人解释我其实是帕尔沃娜。为了在俄罗斯生活便利,我准备改名。"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吉尔吉斯斯坦有323名公民放弃俄罗斯化姓氏,恢复民族姓氏。而同期据吉尔吉斯政府统计,将传统吉尔吉斯姓氏改为俄式姓氏的人数超过3000人。

  • 作者:Farangis Najibullah, RFE/RL's Kyrgyz Service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