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据环球时报报道,作为“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首个访华的美方高层人员”,美国联邦参议员戴安斯的中国之行备受全球瞩目。其访华正值中美关系紧张,美方新一轮关税政策箭在弦上,华盛顿计划于4月初对全球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之际。然而,戴安斯此次访华并未取得如美方预期的成果,在他刚回国不久,中方迅速采取行动,打响反制第一枪。
特朗普(资料图)
戴安斯访华期间,行程紧凑,先后与多位中方官员举行会谈,还现身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会场。从身份来看,他与特朗普关系密切且有在华工作经验,在美中两国缺乏高级别官员会晤的背景下,被外界视为扮演“中间人角色”。但在会谈中,戴安斯不仅炒作“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还拿芬太尼管控说事,妄图将其与贸易谈判挂钩,声称除非中方解决芬太尼问题,否则中美贸易谈判难以推进。
对于美方这种无端指责,事实真相一目了然。根据中国药监局数据,去年中国对外出口的12.3公斤芬太尼类药品,主要销往亚洲的菲律宾、越南、韩国等国家,整个北美地区,包括美国,中方未出口过一粒此类药品。美国国内芬太尼类产品泛滥,根源在于其自身医药复合体、国会议员与监管机构相互勾结的系统性问题,这与其他国家并无关联,就如同美国枪支暴力泛滥是其社会顽疾一般,是美国政府管理不力的结果。
在戴安斯访华无果回国后,当地时间3月25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在联邦公报上刊发两份文件,将54家中国科技企业和机构列入所谓“实体清单”。公告显示,从3月28日起,这些企业购买美国受管制的技术或货物需获得单独许可。此次被列入清单的企业大多与国产AI大模型开发、服务器以及超级计算机产业有关,这是美国持续打击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又一体现。回顾“特朗普1.0时代”,美方已将数百家中国企业、机构列入“实体清单”,全方位遏制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获取技术、设备等资源,如今这一遏制行动仍在继续。
特朗普(资料图)
在贸易领域,中方也展现出强大的反制决心。今年2月和3月,中国对美国加征了两拨关税,作为对美方税款的反制。彭博社3月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对美国棉花进口量减少80%,大排量汽车进口量减少70%,用于生产半导体的设备进口量减少了三分之一。中国已停止进口美国天然气长达40多天,上千家美国猪肉企业未取得在华资质续约。这些数据表明,中方在贸易反制上掌握着主动权,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和战略考量,对美国商品进口进行灵活调整。
特朗普政府无论是挥舞“关税大棒”,还是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其目的都是遏制中国发展,确保美国的经济、科技霸权地位。但这种做法不仅无法达到目的,反而使美国自身经济遭受冲击。美联储称美国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加,摩根大通、高盛等机构纷纷上调对美国经济衰退的预期。美国发动贸易战,破坏了世界自由贸易,扰乱了全球产供链体系,最终也损害了美国自身利益。
特朗普(资料图)
中美关系是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合作共赢才是正确道路。中方一直强调,打贸易战没有赢家,应通过开放对话和合作解决问题。中方在坚定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始终保持与美方沟通的大门敞开。然而,美方若继续坚持错误行径,中方必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捍卫国家尊严和人民利益。在这场复杂的博弈中,美国需认清形势,回归理性,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与中方开展对话与合作,这才是解决中美问题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