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伴随着气温来来回回横跳,四季在短时间内轮替了几轮后,清明节的脚步终于临近了。清明过后,气温应当会相对稳定点。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早期人类的祖先信仰,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更是清明节被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并放假一天。加上周末调休,则放3天假。
2025年的清明节为4月4日,周五。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今年的清明假期为:4日(周五)至6日(周日),共3天,不调休。
而依据2012年国务院颁布的《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4个法定节假日,收费公路免费通行。
清明节之所以能享受这一待遇,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它乃中国第一大祭祀节日,对以“敬天崇祖”为信仰的国人有着重大意义,是继春节之后的又一个大迁徙节点,众多在外奔波人们,有机会都会回乡祭扫。
也正因此清明节如何放假历来备受人们瞩目。今年清明节恰逢星期五所以不用调休,但2028年的清明节在星期二,便需要调休,对假期是否应当调休历来充满争议。而29年的清明节为星期三,按照放假安排,只有当天放假,一天的时间,很多人根本没时间回乡祭扫。
何况清明节的民俗为早清明!早清明!还是早清明!你可以提早半个月去祭扫先人,但不能放在清明节当天之后。
很按照习俗,祭扫集中在清明前两天,也即寒食节期间。比如阿越这边,清明在传统节日中的重要性仅次于过年,有“清明大如年”之说,一如称年三十为大年夜一般,在这一天进行祭祖、扫墓。所以本地企业大多会把清明假期调到寒食节(事实上在清明节成为法定假期前,当天也会放假),学校也会在这天调整上课时间,提早放学。
所以,阿越想说负责研讨如何放假的专家们,在决定放假日期之前,能不能多考虑一下民间实际情况啊!
根据2024年11月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自2025年1月1日起,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增加2天,其中春节、劳动节各增加1天。农历除夕正式成为法定假期,春节假期加上调休共8天。五一假期连同调休共5天。
既然如此,能不能考虑学下五一,给对国人而言有着重要意义的清明节也增加一天法定假期,把寒食节也定为法定节日,毕竟清明祭扫本身就源自于寒食节,且在唐宋时期寒食就属于法定假日。如此加上调休可以如同五一一般,形成一个5天的小长假,既方便了在外的人们回乡祭扫,也能推动节日旅游市场,可谓是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