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期待的在3月27日正式上市,作为仰望品牌旗下的旗舰级大型轿车,技术配置必须得武装到牙齿才说得过去。今天我们来看看这款新车上面究竟集成了哪些黑科技?有没有把比亚迪技术鱼池中的大鱼给捞出来。


● 动力系统与车身尺寸

从目前的信息来看,仰望U7参数图片)将会推出纯电和插混两种动力版本。纯电版本车型配备的4台分布式电机,总功率达到1300马力,强大的动力储备使得车辆极速可达270km/h,零百加速时间为2.9秒。

仰望U7 EV的电池包容量为135.5kWh,可实现720km的CLTC续航里程。超过100kWh的电池包容量,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种高性能刀片组成的电池包在能量密度上有比较不错的表现。


插电混动版仰望U7动力系统采用2.0T发动机+四电机的形式。这台2.0T发动机是比亚迪自研的全新高性能发动机,采用了水平对置4缸设计,仰望U7 PHEV是首款搭载该发动机的车型,它的最大功率为272马力。它应该是全球首款在前轴位置集成水平对置发动机+双驱动电机的车型。车上4个电机总功率为1360马力。


与此同时,我们从技术展具中也能看到这款新发动机的正式系统采用了进排气可变气门正时机构设计,长效正时链条也赫然在目。在目前的汽车市场上,采用水平对置发动机而闻名的品牌,一个是保时捷,另一个是斯巴鲁。仰望U7的推出,向它们展示了,在新能源时代,水平对置发动机的“新玩法”。


仰望U7的电机采用油冷形式,带有双电子油泵。这两个油泵每分钟可以提供20L的油量对电机进行冷却。此前,官方对仰望U7进行了连续弹射起步77次的测试,加速成绩一直稳定维持在3秒内,能够实现这样的性能稳定性,双电子油泵功不可没。



有趣的是,仰望U7 EV和仰望U7 PHEV的轴距长度有明显差异,仰望U7 EV轴距为3160mm,仰望U7 PHEV轴距为3200mm,差异是来自于车身设计呢?还是来自于底盘悬架呢?只有等看到实车才能见分晓了。

● 易四方分布式电机技术

在比亚迪旗下,搭载分布式四电机动力系统的车型包括仰望U8仰望U9和仰望U7,仰望U7是第三款搭载该技术的车型。四电机的搭载除了能够为车辆提供强大的动力性能外,还可以让车辆拥有更多的创新功能。其中包括同侧双轮爆胎稳行、高速侧向追尾稳行、原地掉头、圆规掉头、易四方泊车等功能。



高速侧向追尾稳行测试笔者也是第一次听说,看上去像是警察截停目标车辆的特技动作。

这种功能在传统燃油车上是难以实现的,主要原因是燃油车的动力源——发动机,它的动力响应时间大多在几十到上百毫秒级别,动力响应相对较慢;同时,绝大多数民用燃油车都只有一个动力源,一般无法对四个车轮的扭矩实施大范围精确的扭矩控制。仰望U7上的这两项功能充分体现了新能源车时代,智能底盘所带来的优势。


目前的易四方泊车已经实现了神龙摆尾(车头扎进侧方停车位)和醒狮摆头(车尾扎进侧方停车位)这两个酷炫功能,大大降低了用户侧方位停车的难度。

● 云辇-Z悬浮电机减振器

仰望U7是比亚迪旗下首款搭载悬浮电机减振器的车型。工程师采用悬浮电机取代传统的液压减振器,可以主动高速调节减振器的拉伸/压缩阻尼和控制悬架系统的正负向行程。


相比起过常见的可变阻尼减振器、电磁减振器(一种利用磁流变液的物理特性来动态调节减振器阻尼的技术),云辇-Z除了可以主动控制悬架阻尼外,还新增了悬架行程控制,调节能力进一步增强。


此前我们已经对比亚迪悬浮电机减振器专利进行过解读,云辇-Z最终采用了哪份专利的技术还需等官方公布相关的信息。配合先进的摄像头预瞄系统,云辇-Z可以做到前馈控制,即:摄像头发现前方路况不佳,云辇-Z提前调整减振器阻尼,让车辆减振器阻尼准备好后,再进入路况不佳的区域。可变阻尼减振器、电磁减振器一般只能实现后馈控制,如:传感器感知到车辆正在经过颠簸路面,控制器对减振器阻尼进行调节,以提升乘坐舒适性,这就属于后馈控制,控制的滞后让乘员多少会感受到一些来自路面颠簸。


其中,碰撞主动防御功能,可以在侧碰事故发生前的一瞬间,抬起车身侧面,用坚硬的门槛梁来抵抗撞击,从而有利于缩小乘员舱溃缩量。


随着碰撞安全法规的升级加严,碰撞主动防御功能未来将会越来越多见。云辇-Z作为仰望U7全数字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能够通过OTA方式进行优化和增强。例如:用户希望车辆的驾驶风格更加运动,比亚迪完全有能力通过迭代调整算法,以OTA升级的方式来快速满足用户需求。

● 全数字底盘

仰望U7是品牌旗下首款搭载全数字底盘的车型。全数字底盘是基于易四方和云辇-Z 两大核心技术,结合比亚迪自研的底层软件算法,通过传感器感知信息,智算中心决策,电机执行指令,可以实现X/Y/Z三轴(纵向/横向/垂向)以及六个自由度(3个位移自由度和3个旋转自由度)的车身姿态全数字化调节。比亚迪全数字底盘具有极致安全、极致平稳以及可持续进化的特点。


技术的不断进步,除了改变着汽车的外观形态外,也深刻改变了其内部结构和信息传递路径,仰望U7正是这种技术潮流的见证者和践行者。

● 双向20°后轮转向技术

仰望U7搭载了双向20°后轮转向技术。这项技术在腾势Z9GT上率先搭载而为人们熟知。它能够实现缩小转弯半径、极致转向、高速增稳以及蟹行模式等功能。技术原理上,这套后轮转向技术可以让后轮实现与前轮同向转动或者反向转动,也可以让两个后轮单独转向,呈现“内八”或“外八”姿态。


后轮“内八”姿态一般用于在车辆制动过程中,提高车辆抗侧向扰动能力,增强车辆稳定性;后轮“外八”配合两侧后轮反向转动,可以实现圆规掉头功能。


仰望U7双向20°后轮转向技术能够让后轮向左/向右转动10°,这后轮转向幅度与奔驰S级保持一致。所不同的是,仰望U7的后轮转向能够实现双向调节,即可以实现后轮“内八”或“外八”姿态,这是奔驰S级不具备的,也是仰望U7实现圆规掉头等创新功能关键技术支撑。

● 天神之眼A智驾系统

最近,全民智驾战略的发布着实让比亚迪火了一把,发布会上,比亚迪推出21款搭载天神之眼C智驾系统的车型。仰望U7作为比亚迪旗下的高端品牌旗舰轿车产品,它搭载的是天神之眼A智驾系统。


比亚迪天神之眼智驾系统目前有三套技术方案,分别是天神之眼A、天神之眼B和天神之眼C。天神之眼A搭载三激光雷达,内部代号“DiPilot600”,主要应用于仰望品牌;天神之眼B搭载单激光雷达,内部代号“DiPilot300”,主要应用于腾势和比亚迪品牌;天神之眼A搭载三目摄像头,内部代号“DiPilot100”,主要应用于比亚迪品牌。


除了激光雷达,仰望U7上还有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以及13个摄像头,共33个智驾感知传感器,覆盖车辆周围360°区域。传感器数量上,达到目前市场上高端智驾系统的水平。


仰望U7天神之眼A智驾系统的突出优势在于它与全数字底盘进行了深度融合,衍生出了独特的易四方泊车功能,可以在侧方位泊车、断头路泊车等场景中,效率一骑绝尘。相信随着软件的不断迭代更新,仰望U7天神之眼A智驾系统将带给消费者更多前所未有的智驾功能体验。

● 编辑总结:

仰望U7搭载的云辇-Z、易四方、天神之眼A、全数字底盘以及大角度后轮转向等,都是目前比亚迪“最顶”的技术配置。这些配置组合起来,用技术实力支撑起了仰望U7的百万身价。把仰望U7放到百万级别大型车市场中,论功能配置,论性能表现,它都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姿态力压一众竞品,其市场表现值得期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